Day: April 16, 2011

園長的話 – 運動讓小朋友更聰明

有人說時間像流水,因為一旦它流逝了,便不會再回來;也有人說時間像光,因為來的快去的也快;又有人說時間像一條河,從遙遠的過去,流向無窮的未來,不能停止也不能倒退。沒錯!尤其是與孩子們一起學習的日子,感覺過得更快,轉眼已是四月中旬了。望著一群在草場上踢球的大班孩子,個個專注於場上的一顆球,球到哪,大夥兒也跟到哪,大家擠成一團,幾隻腳爭著搶球,突然球被踢走了,只見擔任裁判的Kitty媽咪吹著哨聲~邊線球~,大夥兒又往發球的地方跑….。孩子們有用不完的體力與精力,一早來園享受玩足球的樂趣,真好! 足球,是一項非常健康的運動,根據研究報告,喜歡踢足球的孩子,生理和心理有幾點特徵: 1.活潑、健康,與沒踢球的孩子明顯不同,且生活規律。2.透過遊戲,制定規則,培養團隊觀念,啟發榮譽感與紀律。3.透過比賽互動,養成遊戲規則的遵守和行為規範約束。 已故的洪董事長,不僅本身喜愛運動,擔任長榮中學及台南師範學校(現今的台南大學)體育老師時,對運動的推廣不遺餘力,尤其是足球運動,所帶領的足球隊揚名海內外。創辦仁和幼稚園,以體能為主軸、特色,因為他深知運動對一個人身心發展與未來的助益,從小培養孩子運動的習慣,一生將受用無窮。因此,在規劃幼稚園,戶外的空間特別大,尤其是綠色的草地,讓小朋友能自由自在的奔馳、跑跳、踢足球。 踢足球所帶來的好處~腳是離大腦最遠的部位,小朋友可透過腳部運動神經訓練回饋機制,提升專注力,兒童時期學習足球,在玩球、踢球時,不但可使運動神經發達,提升專注力,同時還能有助於行為習慣的培養,對其他事物的學習有相輔相成之效! 台灣的小朋友因著政府漠視運動的好處,缺乏從小對運動習慣的培養,多數時間都花在認知教育的學習,且個人主義強,缺乏團隊精神。以目前幾位台灣之光~曾雅妮、盧彥勳、郭泓志都屬個人的表現;西方教育則是透過遊戲、比賽,培養紀律與團隊精神。 「YA!YA!YA!」草場傳來孩子的歡呼聲,原來是~球~被踢進球門了,得分的一隊高興的叫著。因著四月二十三日,市幼兒體育發展協會假新南國小舉辦的幼兒足球賽,參與這項比賽的小朋友,在Kitty媽咪的帶領下,透過玩學習比賽規則與團隊精神。 祝 闔家 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走路上學變聰明

這陣子,外子提議帶孩子走路上學,說可以刺激腦部神經發展,還可以運動健身。他的用心我完全了解,他是要誘導不愛運動的我願意帶孩子走路。這一招有效!我真的帶小女兒走路上學了。別說小女兒剛開始哇啦哇啦的叫著:「腳痠死了!不要走了!」就連我這習慣開車的人都覺得早晨這麼趕,還要走路,簡直自找麻煩。但在外子不斷「開示」後,我慢習慣預留時間,好好帶女兒走路上學。 女兒變聰明了沒有?我不知道。但是上學真的變好玩了。 一開始是我帶她走,一路上,她看狗、看貓、看愛心媽媽,還笑著指出街上一堆好玩的店名。走過晒蘿蔔乾的公園一角,女兒大驚小怪的說,這東西放在地上誰敢吃?我說,上回阿媽給你吃的滷肉飯,旁邊那個你愛吃的、脆脆的蘿蔔乾,就是這樣晒的呀!然後她一路尖叫連連的去上學,真好玩! 後來,女兒要求換她帶我走,由她決定要左轉或右轉,她開始學看路名,記招牌。有一回,她決定從一家自助餐門口轉過去,試試能不能到學校,一轉彎,「阿-天啊!剛好是學校側門吔!」我真該把她那個驚喜的表情拍下來,像是發現新大陸似的。我跟大女兒講時,她不以為然的說:「那不是爸爸每天載我們上學走的那一條路嗎?」 「是啊!沒錯!但是這一回是由妹妹自己的意志來決定的。」在意志裡游走的眼睛是靈動的,心思是新鮮的,感觸是活潑的,即使相同的事情也會有全然不一樣的感觸。 嘗到自由意志的小女兒,在睡前跟我說:「媽!明天我要走新的路。」她開始想變換上學途徑。 「走新的路」這個經驗,對我毫不陌生。在我小時候的那個年代,自己走路上學是平常事。學校通常有點遠,路有好多條,因為好奇,每條路都要去探探的孩子,迷路是家常便飯。 不過,有一回比較誇張,到了晚上七點多我都還沒回到家,因此驚動了警察。 那次,我跟錯了一隻小狗,以為牠是我家隔壁的那隻小黃狗,天真的以為牠會帶我回家。誰知道,牠把我帶到荒郊野外就落跑了。後來,我坐上一輛三輪車,雖然連路名都說不全,但踩三輪車的阿伯真是厲害,竟然能把我安全送回家。這對於處處有危機感的現代人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更神奇的是,我一到巷口,遠迼就看見家人在門口等我。媽媽邊哭媽要拿掃帚打我,因為她生氣我亂跑。這是我媽愛孩子的模式,她心裡難過時會罵孩子,她不大會說「我擔心」。 我一看見大家,樂得跟三輪車阿伯說再見,還乖巧的向他鞠躬說謝謝。我準備要跳車衝回家時,阿伯堅持要帶我回家。後來,我邊吃飯邊跟媽媽說:「阿伯真好心,還載我到家門口。」媽瞪了我一眼,說:「你知道你坐了多少三輪車錢嗎?他當然要來收錢路!」 爸爸倒是一直問我,怎麼知道要叫三輪車?還說我:「迷路反而變聰明了!」 我覺得爸爸很厲害,在那個年代,誰懂腦神經學,但爸爸說的「迷路會變聰明」和外子說的「走路上學會變聰明」,卻有異黄同工之妙呢!! 摘自國語日報 文潘如玲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