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February 2011

園長的話

天氣變化莫測,忽冷忽熱、忽晴忽雨。星期一又濕又冷,星期二冷但沒雨,感覺好一點,星期三太陽露臉,陽光普照大地,星期四、五(白天)天氣也都很好,但據氣象報告說,星期五還會有一波冷氣團報到,不敢想像到底會有多冷?這種冷熱溫差很大的天氣,最容易感冒了,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因此,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抵抗力是很重要的事。規律化的生活、正常的作息、均衡的營養和多做運動,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看著孩子們在大蝴蝶溜滑梯、盪鞦韆,坐翹翹板、攀爬,草場上奔跑,享受在玩樂中,營造健康的身體。當孩子真好!在他們的臉上看到了天真、活潑的一面,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星期四是元宵節,因著節日的到來,教小朋友念三首相關的台語囝仔歌~「正月十五元宵暝,拿一支古仔燈去逛街,東門走走西門逛逛,古仔燈愈來遂那多,親像滿天的金星在使目尾」、「正月十五元宵暝,攏來舉燈免相爭,阿公做謎咱來猜,看咱誰人猜會著。」、「初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仔娶新娘、初四神落天、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吃食,十一請子婿、十二查抹仔回來拜、十三食暗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相公生。」孩子們很快就會唸,尤其是大班。對於歌的內容有點懂又不太懂,但他們好像又能意會。過了一個年,小朋友似乎又長大了,不僅身高長大,智慧也增長了。 透過活動的舉辦,孩子們參與其中,從老師的戲劇表演~元宵姑娘~,了解元宵節的由來;連結網站,放映台南鹽水的蜂炮和平溪放天燈的畫面,孩子們聚精會神的看著;~燈籠秀~小朋友手拿著自己製作的燈籠,在老師的帶領下,一班班依序上台表演;~猜謎猜~選我選我的聲音此起彼落,主持的Nicole媽咪不知要叫叨一人?好熱鬧哦!~提燈籠~小朋友人手一支燈籠,走在仁和的草場上,感受到~拿一支古仔燈去逛街,東門走走西門逛逛,古仔燈愈來遂那多~的情景。 下午的~放天燈~,孩子們好興奮。其實很想讓孩子製作天燈,但礙於住宅區無法施放,聰明的Nicole媽咪提議可以用氣球代替。好點子,真的很棒!孩子們將他們的願望寫在紙卡上,繫在氣球上面,在放天燈的口令下,一顆顆的氣球冉冉上升,小朋友望著往上飄的氣球,個個興奮無比,拍手歡呼叫好,氣球將他們的願望帶到天空,期待願望能實現。問小朋友:「願望是什麼?」「平安、幸福、快樂、身體健康、快快長大、更聰明、更漂亮、妹妹生病趕快好、爸媽賺大錢、爸媽身體健康…」 元宵節過後,整個年就結束了,士農工商各就各位,收心恢復正常的作息。 祝 闔家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千金難買少年貧

最近,我參加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典禮。孩子們的臉上愉悅但漫不經心,臨別前,老師語重心長的跟孩子們說,「你們真是幸福,備受寵愛的一代。」叮嚀孩子們要懂得感恩。 老師講得真誠,孩子恐怕很難懂。又到了畢業旺季,一批批孩子走出校園。我們能給予什麼祝福? 當下,我腦子裡蹦出一位企業家的人生體悟:「千金難買少年貧。」真是絕妙!二○一○年代,最珍貴的成長經驗與祝福可能就是「少年貧」。 富足社會,現代父母總是心疼孩子受苦,幫他們處處鋪捷徑,不知不覺中剝奪了他們真實碰觸生命的機會。譬如,碰觸搭公車遲到的後果,從中學習因應;碰觸吃不到冰淇淋的渴望,理解人生不可能天天有party;碰觸每天洗碗的家事,累積責任感。生命中沒有過匱乏,該如何懂得珍惜與具備向上動力?我不禁自問。現代父母一方面給了孩子太多並不需要的東西,另方面又剝奪他們該有的摔倒歷練。直到不得不離開溫室的那一刻,才發現人生還有一堂父母沒讓他們上的課,叫作挫折。 七年前,商周舉辦「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座談會,一位企業家與三位出身貧困但奮發向上的孩子對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位企業家對孩子的恭賀。這是諷刺貧窮嗎?不然。他解釋,「少年貧」養成難能可貴的耐挫力,這就是企業要的人才,也是他花再多教育訓練費都很難培養出來的特質。孩子豁然開朗,原來一路的風雪,竟是老天爺化了妝的祝福。 我想起最近碰到的一位美麗企業家。這位做皮草生意的董事長,驕傲的介紹自己是來自河北窮鄉村的娃兒,因為窮,所以她只有小學學歷。我看著年輕的她,不敢置信,她如何屢屢進出歐洲獸皮拍賣市場。我們比鄰而坐,她不掩飾自己的才疏,頻頻詢問:「學『問』如何寫?」「甘蔗如何寫?」「衝動如何寫?」……。 我按捺著吃驚,一一寫下。這似乎是老婆婆才會有的發問,我有些吃驚怎會發生在這位年輕女性的身上。她因為識字受限,甚至難以理解有中文字幕的美國電影,她的email都是旁人代發。然而,老天爺雖然剝奪了她求學的機會,卻醞釀她驚人的出人頭地動力,她紅著眼告訴我:「二十多年來,我從沒睡過一天午覺,沒休息過。」美麗的臉龐有著剛毅的線條。少年貧,讓她提早進入社會大學,意外的收穫是,剔透人情世故。這就是千金難買,學校無法教的一課。她的父母無力在她兒時建造一座溫室,竟成為她的幸運。皮草女董座的故事,反映出現代父母最能、也最難給予孩子的對待:「千金難買少年貧」。能與難,即見智慧。 摘自商業周刊 文王文靜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歡喜心迎接農曆春節

「小朋友!想想看,現在是幾度?」「..15℃,16℃,14℃,15℃,13℃..」五個孩子分別說了不同的數字,請老師看溫度計,說出正確的度數~16℃~,答對的小朋友好高興,有糖果當做獎勵。晨間活動後集合的時間,與孩子們玩溫度遊戲,剛開始他們會亂猜,對度數沒有概念「8℃、25℃、38℃、42℃、80℃」,於是從人體的溫度和孩子一起探討。「正常人的體溫是幾度?」「36.7」嗯!很好,有概念。「那生病發燒是幾度?比36.7高還是低?」「高」「夏天和冬天的溫度,誰高誰低?」「夏天比較高。」「高!那是幾度?….」在互動對談中,已有更多的孩子,能夠閱讀天氣的溫度,幾次的經驗後,對溫度漸漸有了概念,猜度數也愈來愈精準了! 從與孩子互動中,發現他們的能力是不容忽視的,不僅有敏銳的觀察力、模仿力、學習力、認知力、創造力,還有充沛的體力,有時想不出的動作或答案,問小朋友,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一首十二生肖的兒歌,一鼠、二牛…十二豬的動作,其中的二牛、四兔、八羊,小朋友建議以不同的手勢來代表,試了一下,還真不錯ㄟ!仔細的端詳每個孩子,個個真的都是仁和的好寶寶~聰明、可愛、天真又活潑~有他們真…滿足… 孩子,是我們的寶貝,是我們的希望,因著有他們,生活更有色彩,充滿歡樂與動力,但也因著有他們,讓身為父母的,生活更加忙碌、經濟負擔也更重。許多年輕人因為生活壓力過大,不婚,或無力負擔養兒育女的責任,不生者日益增加,導致台灣人口出生率急速下降,面對少子化的陰影,我們的政府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教育部在1月25日宣佈,今年8月1日起,全國五歲幼兒免交學費,不設排富門檻,也就是目前中班以下的小朋友,從今年8月開始,就讀大班時,學費由政府來補助,就讀公立一年1萬4千元,私立一年3萬元,如果家戶年所得在70萬以下,還有社福分級補助,公立:家戶所得50萬以下,一年再加碼補助2萬元,50萬到70萬,再補助1萬2千元;私立:家戶所得30萬以下,一年多補助3萬元,30到50萬再補助2萬元,50到70萬一年再加碼1萬元。 對於政府釋出的這項利多,對家有幼兒的人而言,不無小補。但究竟會有多少效益,就看政府的智慧、政策、生活與社會環境,是否足以改變年輕人的想法。 今天是學期最後一天,感謝家長們的愛護、支持與合作,將您心愛的寶貝送到仁和幼稚園來,信任我們、相信我們的專業,我們也因著您的相信而不斷鞭策自己學習與成長。 在我們眼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特別的,是唯一的,而您是否也如此認為?可曾認真的欣賞過孩子?尊重孩子?可曾檢視自己這學期和孩子互動的情形?了解他目前的狀況?知道他最喜歡什麼?他的好朋友是誰?他的學習成果如何?他的德性、生活習慣….等等。 一百多天的日子裡,為孩子讀了幾本書?透過幼稚園的親子共讀記錄本,可以得知。今早做這部份的頒獎,得獎者很高興,未領到獎的,鼓勵他們再加油,相信只要努力、用心,一定可以達到目標的。 下星期一1月31日第二學期開學日,星期二2月1日幼稚園將以歡喜的心,來迎接農曆春節的到來,透過活動~舞龍舞獅、寫春聯、品嚐年節的食品…等,讓孩子們了解節日的習俗。 在此先向家長們拜個早年,祝大家 新春快樂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美感,從閱讀經典、感受生活開始

卸下了忙碌的電視新聞主播工作,葉樹姍一談起對周遭事物充滿細膩感受,總是自在地和她分享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女兒Coco,心中有著滿滿地欣賞與感受。 孩子的興趣,都不脫美的事物 葉樹姍說,從小一就喜歡自己擺盤、研發菜色的Coco,雖然大學讀的是外文,卻選修了咖啡學、藝術史,還曾經看食譜做了80個蘭姆酒水果蛋糕在聖誕節義賣,連住家附近的巧克力專賣店,也能買到女兒授權的私房香蕉蛋糕。和女兒一起去聽音樂會,她會聽出樂手的技巧高超但缺乏感動;在英國念視覺藝術碩士時,寄回一封想念的明信片;想嘗試用圖文創作圖畫書,行動力很強的她不僅上了創作課,還印了20本分送給親友做紀念。 仔細觀察,在Coco這些看似廣泛的興趣中,不僅綜合了視、聽、味、嗅以及觸覺等五感,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不脫美的事物與經驗。 擁有美感修養,勝過十八般才藝 談起如何培養Coco的美感經驗,葉樹姍笑說自己是一個抱持「無所求」的媽媽。因為電視台的工作忙碌, 小學下課後,女兒除了陪外婆看傅培梅時間學煮菜,外婆也會帶著女兒一起備菜,讓小一的她拿起菜刀,一起煮好吃的晚餐,等著媽媽去接她。 Coco沒學過畫。葉樹姍看她愛塗鴉,就準備大量紙和筆,鼓勵她隨意自由畫。小一時,她曾把一本日記本標出頁次,用注音歪歪扭扭的寫上序,畫出她心中的灰姑娘故事。葉樹姍的舊鋼琴放在客廳,好奇的女兒常跑去玩玩黑白鍵,但因為不耐練琴的枯燥,所以媽媽找了音樂系學生家教,陪女兒開心地「玩」了一陣子鋼琴。 所以當很多人問起葉樹姍,Coco會表演什麼才藝時,她心裡總會想:孩子不是生活在選秀節目中。如果孩子有很多興趣,而且很enjoy做這些事情,擁有生活美感修養,應該比在台上會表演十八般才藝還重要吧! 閱讀經典,是最重要的美感投資 不過,談起最重要的美感投資,葉樹姍從過來人的身分提醒爸媽,一定要陪孩子閱讀。而這個故事得從20多年前,一套《視聽之旅》圖畫書和錄影帶禮物說起。 「我永遠記得,第一次和3歲女兒一起觀看《雪人》那部沒有對白的動畫影片時,女兒專注的神情,和看到最後雪人融化時掉下的眼淚。因為它不像當時流行的迪士尼動畫總是熱鬧歡樂,淡雅的畫風也不是我『以為』孩子會喜歡的。所以當女兒在生活對話中,談到雪人和小男孩之間的互動時,我相當驚訝。因為女兒必須更仔細的觀察雪人和小男孩的舉手投足,用想像力為他們配上對白。」 葉樹姍回憶說,那次經驗,讓她發現Coco有著很敏銳的觀察力,因此每天晚餐後,葉樹姍總是會抽空陪女兒共讀風格多樣的經典圖畫書,沉浸在一部部視聽皆美的動畫影片中,而且睡前還會編兩隻兔子的連環故事給女兒聽。 20多年過去了,孩子從閱讀中汲取的美感經驗,都化成了生命的最佳養分。 從閱讀和生活中,感受美的存在 對於很多爸媽總是認為自己不「懂」美,所以擔心無法教孩子。葉樹姍回應說:「美感的重點在於感受力,孩子要先有感受才能討論感受到的是什麼。而且美的感受沒有對錯、高下,和孩子細細品嘗一碗好吃的麵,到圖書館借一本圖畫書共讀,都是花費不大,就能享有的美感經驗,所以爸媽根本不需擔心不懂美這樣的問題。」 就像Coco從小愛不釋手的經典圖畫書《田鼠阿佛》一樣,如果爸媽能讓孩子在生活中、在閱讀中感受和累積「美好的陽光、字和顏色」,當美感經驗足夠了,相信你的孩子也能成為一位生活美感詩人。 摘自學前教育月刊 葉樹姍◎作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