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0

園長的話

今早大班小朋友練習典禮的進場,一個個依序走到舞台上,看著台上的小朋友,心中有很多的感動,從小班-中班-大班至今,不僅身量的成長,智慧同時也成長茁壯,從剛入園時黏著爸媽、賴床、自我、愛哭,如今已養成很多的好習慣和自理能力、有要好的朋友,還學會很多的本領-閱讀、數學、體能、游泳、說故事、表演,這一切的變化與成長,實在是無法想像。孩子們的未來也是一樣,很難預測。現在爸媽們看著寶貝跟你們撒嬌,用他們的小手簽著你們的大手,需要爸媽幫忙的事很多,但有一天,你們將會發現,那個撒嬌的寶貝,突然長大了,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甚至你們無法想像的成就。 最近熱門的體育新聞除了在南非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外,應該就是首次打進溫布敦網球賽的網球選手盧彥勳,以前大家所熟悉的著名網球選手張德培,其實是在美國長大,而盧彥勳則是在台灣受教育長大。 比起在美國,在台灣要成為專業的體育選手非常不容易,台灣的職業運動並不興盛,受到最多關注的運動是籃球和棒球,其他運動,如網球,往往很少受到大家的關注和政府的支援,所以台灣的家長多半也不會鼓勵小朋友們往職業運動選手發展。 媒體報導了盧彥勳的成長歷程,他的爸爸並不是運動員,只是一名普通的商人,但盧爸爸除了自己喜歡網球,也非常支持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陪孩子打球、幫他找教練,在台灣這個以升學為主的社會中,從事網球這相對冷門的運動,是多麼的困難,可以說比考上台大醫學院更難。 但盧彥勳證明了,即使在台灣的運動環境下,只要有夢想肯努力,一樣可以培養出世界級的選手;以前洪董事長在長榮中學以及勝利國小當足球教練時,也是如此,在其他人不看好的情況下,教導學生們不要放棄,不要看輕自己,帶領學生連續拿下台灣校際冠軍,甚至遠征日本;當年洪董事長的學生,在各行各業都有很好的發展,有的已經從成大退休,畢業幾十年,每年的過年都會相約向洪董事長拜年。 運動不僅可以發展幼兒智能,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從運動感受到成長和夢想,這也是仁和一直鼓勵並強調幼兒運動的原因之一。如果有一天你們的寶貝跟你們說:「 I want to be a….. (我想要成為….)」,一定要用心聆聽,千萬不要輕忽他們的潛力。孩子的未來絕對不是夢,就像彩虹的天空這首歌「像彩虹的夢就掛在我心頭,有彩虹的天使牽我的手;那彩紅的橋是希望的通道,到橋的另端實現我的夢…孩子的未來放心中……」 下星期五7月30日上午9:30分仁和愛˙畢業情-我的未來不是夢第36屆畢結業典禮,邀請全園家長來園參加,分享寶貝們成長的喜悅。 祝 平安喜樂 別忘了 ★★★下星期五上午9:30分與仁和有約★ ★ ★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啓動孩子的閱讀力 摘自學前教育月刊

二十一世紀被稱為「腦世紀」(Century of Brain),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也是促成人類終身學習的關鍵能力。讓孩子愛上閱讀要有哪些準備-閱讀,需要正常的視力與聽力爸媽在期待孩子喜歡閱讀之前,首先要留意孩子的視力與聽力發展是否正常。Dr. Wandell表示,當孩子的眼睛有斜視或弱視等問題時,眼睛所收到的訊息不能適當地經由神經細胞傳到大腦,大腦就無法解讀訊息,因而造成閱讀上的困難;相對地,當孩子的聽力受損時,大腦會因為無法整合感官所蒐集的訊息,而影響到閱讀的能力。因此,Dr. Wandell提醒爸媽,應隨時留意孩子的聽力與視力發展,當發現孩子有問題時,要盡快就診與治療,以免影響到認知或其他能力。 讓幼兒愛上閱讀的3個要點有了正常的視力與聽力,孩子才容易學習閱讀。對於年齡較小的幼兒而言,親子共讀通常是開啓他閱讀經驗的第一步。不過,在和孩子共讀前,爸媽應該要先有一個觀念:學齡前的孩子比較容易分心,而且認得的字也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孩子讀完一整本書,本來就是件不容易的事;再加上孩子的認知能力尚未成熟,因此他們是更需要適齡與有趣的書,才能引起閱讀的興趣。以下,根據Dr. Snow和張杏如執行長所提出的3個挑書與共讀的技巧,供爸媽參考: 1.依年齡選擇吸引孩子的好書當你為幼兒打開一本書時,若想要吸引他往下翻閱,書中必須有某些元素能緊緊抓住他的視線,比如:故事的內容、語言的運用、圖文搭配等必須符合孩子的興趣與能力。尤其對小小孩來說,若書中的場景(如:家中)或生活經驗(如:洗澡)是他熟悉的,會比較容易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與共鳴。 2.提供多元閱讀的材料爸媽應避免為孩子選購一大堆主題、風格和文體都雷同的套書,因為這些同質性高的閱讀材料很容易窄化孩子的經驗,而且也會無形中限制孩子發掘自己的興趣。建議爸媽多選擇觸感設計、故事類型、角色、文字和插畫風格不同的圖畫書給孩子,如此才能為他帶來不同的閱讀經驗。 3.陪孩子一讀再讀,增加孩子參與的主動性一般而言,孩子們總是有幾本他會一而再、再而三讀的書。Dr. Snow表示,這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訊號。當孩子反覆閱讀某幾本書時,表示他還在學習,書中還有許多他感興趣的、想探索的問題,而這也代表,你跟孩子的討論面向可以再更深入、更寬廣。 以《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為例,當爸媽第一次和孩子閱讀這本書時,可能是爸媽在讀給孩子聽;到了第二次,爸媽可以問問孩子如指物命名等較簡單的問題,像是「你看看,鱷魚在哪裡?他有幾顆牙齒呢?」而孩子也可能會對書本裡的牙科儀器感到好奇,主動向爸媽詢問「這是什麼?」,這都是讓孩子更投入於故事內容的好機會;接著到了第三次、第四次,爸媽就可以問孩子較深入的問題,像是「為什麼鱷魚不想看到牙醫?」也就是說,在經過幾次簡單的共讀後,爸媽應把討論的重點放在「為什麼、怎麼做」上,讓孩子表達他的想法,如此能增進他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與感受和閱讀時參與的主動性。 讓孩子愛上閱讀,需要爸媽耐心地陪伴與引導,唯有爸媽了解閱讀時需要哪些生理條件做基礎、閱讀時大腦怎麼運作,同時懂得選擇適合孩子的素材及運用技巧,經常陪伴孩子閱讀,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喜愛閱讀的人。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2010畢業露營!

寶貝們開心的笑容將是他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兩天一夜的露營活動,在大家的合作,好天氣的搭配下,平安且圓滿的結束。從早上愛的小屋-搭帳篷,孩子們和老師ㄧ起動手完成的喜悅與成就感。午休後的露營始業式,Mandy宣佈二天一夜的露營正式開始,孩子們一起唱著仁和營歌「仁和的好寶寶,大家一起歡唱,畢業的露營裡,充滿了歡樂學習自我成長。你來搭帳篷唷,我們來玩玩水,游泳、晨跑、營火晚會,露營樂淘淘吔!」。接著換穿泳衣到沙場玩沙水遊戲-草場丟水球-泳池裡戲水,個個玩得不亦樂乎;洗澎澎,是孩子第一次的經驗,和同學們一起洗澡,很新鮮。晚餐後的營火晚會可是露營的重頭戲,延續開心農場的話題,以小紅帽VS開心農場來展開活動,有動物家族、水果家族、螢火蟲家族,在Polly媽咪的主持帶動下,炒熱整個會場;Kady媽咪的火神和大野狼,搞笑的造型與動作,增添很多的笑點。 熊熊的火光照亮整個會場,大夥兒們唱著、跳著、笑著、合影留念,玩得不亦樂乎,直到營火漸漸消退,大家為當天生日的蘇筱渝慶生,一起享用蘇爸爸準備的好吃的生日蛋糕,大人小孩樂開懷,過了一個難忘、愉快且特別的夜晚;當爸媽要和孩子互道晚安的那一刻,孩子們似乎很期待、很高興,今晚能夠與親愛的老師、朋友一起在幼稚園睡覺,分離的焦慮在他們的身上看不到,沒人哭、吵或鬧,除了櫻桃家的嬿竹回家睡覺外;孩子第一次一個人離開父母夜宿幼稚園,這是一項大的挑戰,對我們來說是個大的責任,必須做好各項安全措施。 第二天早上6:00起床。漱洗後做早操、到崇學國小晨跑、吃早餐、到帳篷玩、拍照留念後,一起拆帳篷,準備到下一個好玩又有趣的地方,做知性之旅-亞歷山大蝴蝶生態農場。 亞歷山大蝴蝶生態農場位於仁德一甲村,從幼稚園開車只要二十分的車程,原本計畫由娃娃車接送,但為了能夠讓小朋友有更多的時間在農場裡,所以租借遊覽車。蝴蝶園的主人是一對夫婦-卜派老師和秦老師,歲月雖然在他們臉上畫下痕跡,但他們的親切、專業、活潑、有趣的態度依然不減。每次帶小朋友去參觀,都讓我有很多的感動。從入園開始的簡報,卜派老師以親切的態度來歡迎仁和的小朋友,笑容在他的臉上,讚美的話語從他口中說出,吸引著小朋友和老師。 秦老師的講解更是生動,在介紹蝴蝶的完全變態過程從卵-幼蟲-蛹-成蟲,不但小朋友聽得高興,老師們也聽得津津有味;大白蝶俗稱大笨蝶,因為牠們只要一吸花蜜,就無法分身注意其他外來的各種危險,所以可以很輕易的被抓到!除了聽,還有蝴蝶可觀察;貝殼化石管有一白沙灘,裡面埋了一些小貝殼,小朋友在沙中尋寶,撿到的貝殼可以帶走;還有聽〝螺〞的聲音;餵羊可是他們的最愛;DIY時間-製作大象桌腳;最後一起享用控窯餐,結束一個早上的知性之旅,搭乘遊覽車回到幼稚園,已是中午1:20分了。 寶貝們仔細地聽著老師講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每次舉辦活動,都會考慮再三,希望能兼顧到家長的時間、孩子與老師的立場,但往往很難,舉辦大型的親子活動,大多在假日或晚上,讓平日忙碌的老師假日無法休息,實在很辛苦!本學年最後一個親子出席的活動是畢結業典禮,舉辦的日期7月30日上午,有家長建議在晚上或隔天星期六,但因為已經是7月30日了,學期的最後一天,隔天31日是假期,不可再佔用老師的時間,So請家長務必體諒。 典禮在7月30日上午9:30分舉辦,結束後有感恩餐會,請家長準備一道美味可口的餐點來園,大家一起享用,在此誠摯的邀請全園家長闔府蒞臨,大手牽小手一塊來參加「仁和愛.畢業情-我的未來不是夢-第36屆畢結業典禮暨成長感恩餐會」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悅。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如果生活充滿了否定句 文/洪蘭教授

朋友非常孝順,父親過世後,就辭去美國的高薪回台陪伴母親。但是不到半年,她就來找我請我想辦法,找出為什麼她與母親不合,她說每次母親一開口說話,她心中好像火山要爆發,她知道母親寂寞,希望多陪陪她,她自己也希望能孝順,畢竟這是她回國的目的。但是,不知怎的,三句話沒說完,她就發火,如果要避免對母親頂撞,她就必須講完她要說的話後立刻走開。我們都是念科學的,不相信犯沖、相剋等迷信說法,但是檢討了半天,都找不出為什麼「母慈女孝」但就是合不來。直到有一天,她送來一卷錄音帶,是星期日在家中與母親說話的錄音帶,請我分析,分析完後,我知道為什麼了。 在這捲錄音帶中母親的話佔了五分之四,我的朋友只說了五分之一,而且句子都很簡短,只回答必要的話。母親的話中絕大部分是否定句,例如:「不要穿這件衣服」、「不要塗深色口紅」、「不要擦地板了,先去買菜」、「不要買這種樣子的小黃瓜,這種胖肚的,裡面全是仔」、「不要放那麼多洗衣粉」、「不要用這種醬油,有色素」、「不要看這個連續劇」,到了晚上,她的母親要她換厚一點的睡衣時,她就爆發了。 人天生有保護自己的本能,當一個人總是批評你時,你的大腦很快就形成一個防衛機制,只要一看到這個人,全身細胞就緊張起來,進入備戰狀態,這個人講的每句話都會先從負面去解釋,先篩選可能的敵意,再處理語意。 當想做一件事而有人攔阻你時,第一次你會勉強順從,第二次你便不想讓他知道,因為你不想被駁回的感覺,久了以後,就什麼都不想讓母親知道。但是越是不想讓母親知道,母親愈是想拐灣抹角的打聽出來,這時女兒就覺得隱私權被侵犯,於是母女關係就惡化。 看到平日不以為意的說話方式導致這樣的結果,心中真是震驚,我們常常對越是親密的人講話愈是不小心,忽略了對方需要被尊重。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父母要學會尊重他的選擇,說話時要避免用「不要」這個字做句子的開頭,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 孩子小時候,這種感覺會造成自信心的低落,如果孩子已經去外面闖了個天下,建立了自信心,這種說話方式會使孩子迴避你,雖然孩子也知道父母是好意,但是心裡學上的研究已經讓我們知道理智和感情是分家的,是不同的神經迴路在處理的,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的去做。 當奉養父母變成不得不做的義務時,雙方都會很痛苦。天下沒有什麼是比親子不合更傷心了。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炎炎夏日游泳趣

天氣熱,如何消暑降溫,可是最近的熱門話題。有人說:太熱了,理光頭,沖冷水澡,吃冰、吹電扇、吹冷氣,還是感覺很熱。在高達40度的天氣裡生活,實在是很辛苦!問小朋友:夏天做什麼最好?孩子說:游泳啦!嗯!泡在水裡應該是最涼快的。游泳是每個孩子最佳的消暑運動。以往仁和的游泳課是在母親節過後,五月中旬就會開始,去年因H1N1流感的問題而暫停,今年則因梅雨季節五、六月天氣不穩定,延到端午節後,六月二十八日才開始。小朋友一聽到要上游泳課了,高興的跳躍、歡呼。第一天上游泳課,全園只有五個小朋友沒帶,可見他們有多期待,洪董事長說玩沙、玩水是孩子的生命。最近看到電視報導,有許多新設立的做月子中心,裡面附設有小小泳池,讓剛出生的嬰兒在水裡玩水。對嬰兒來說水是很孰悉的,因他們在母胎裡就有這樣的環境。 董事長了解幼兒的發展,創園時就規劃有泳池和沙場。民國六十六年董事長親自設計參與泳池的建造工程,年中完工,設有一水深30-45公分有溜滑梯和噴水設備的梅花型戲水池,讓小朋友在玩水中了解水性;另一個長八公尺、寬四公尺水深65-75公分的長方形的訓練池,提供已熟悉水性的小朋友進入泳池。 董事長從與孩子互動、教學中發現,學前階段的孩子,游泳的目的,不是在訓練技能,會游多遠,重要的是讓小朋友玩水,從玩水中去了解水性、水的特質。到民國八十四年,董事長又斥資改建成目前的設備,成一個圓弧形游泳池,水深從30公分至50公分,水淺處有溜滑梯,水深處有圓形轉盤,還有纜車。讓孩子在安全的泳池裡,如魚得水、自由自在的走著、溜著滑梯,玩過山洞的遊戲,打水仗,體驗玩水的樂趣。從戲水玩樂中,了解水的特性,在老師的帶領下,一步步學習用嘴吹泡泡、悶氣三秒五秒、搭肩漂浮、放手漂浮、打水、滑手,進而學會水中換氣的本領。 以環境設備來引導小朋友,是董事長非常重視的一環。不僅游泳池如此,園裡所有的設施也是。例如沙場,裡面要有設計,進入沙坑前的拱橋,若是平的,孩子一定會用跑的,所以除了避免意外的發生,還有看護的師長不需時常費神提醒呼喊;教室的窗戶低,孩子的視野不會被牆壁阻擋,不會因此好奇想爬窗戶;董事長說「要 Look before、Think before」凡事看在前、想在前,有遠見。 星期一有位參觀的家長,一進到校園就說,你們這裡好涼快、好舒服哦!剛好是午飯時間,大中班吃完飯的小朋友,在活動室玩五子棋、聊天、聽音樂,參觀者說能在這麼舒服、寬敞、設備豐富的的環境裡學習,小朋友好幸福哦!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童年的珍貴 文/游乾桂

童年何以珍貴?首先,它只有一個,消逝便難以追求,很多人成年之後才後悔或者難過,為何想不起來任何關於童年的事;如果童年少了強風呼呼的颳著,樹梢沙沙作響,青青草原任牛羊……走在鄉間小徑‵涉水經過小溪的記憶,算不算有童年。其次,童年是成人的夢田;如果能活上八十歲,回首前景,最美的記憶非童年莫屬了;忙碌‵焦燥‵爭戰十年‵二十年之後,每個人都想找一個港彎靠泊,童年的記憶正是港彎,讓人還老返童的歸隱,即使幾天都好;這些年來,我愈來愈喜歡回宜蘭,走在田梗‵湖畔‵溪旁……原來想找尋的是曾有的記憶,失落的童年沃土。 其三,童年該是快樂的,不該被用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由剝屑,它沒有必要由一疊考試組成,眉羽之間充滿憂愁。 人生是一場靠著耐力的馬拉松,贏在起跑點有何稀罕,一萬公尺的長跑,前八百公尺決定不了勝負,但可能因此賠了童年。 其四是,童年是智慧之泉的開發處,但它由嬉遊得來的;兒戲不是兒戲,它大大有學問。 但,現今的社會,誰肯給玩? 童年離不開玩,一個小孩子,如果離開了遊戲,便所剩無幾了? 成人何嘗不是如此?如果把童年抽離,不知還有什麼? 關於這一點,我可以証明童年的活動,給我的不僅是記憶,還有智慧,一出家門便有許多考驗等著我們解決。 我隨便便可舉出許多例子,証明玩不只是玩;很多人的童年都玩過擲龍眼子的遊戲,單單這件小事都充滿巧思;首先,得收集龍眼種籽,無論自己買的,或者地上撿的,清洗‵陰曬後便是玩具了;再來是玩法,除了年長的孩子創造出的玩法之外,我們常有新玩法,但需要經過討論,決定‵共識,大伙決定可行,便可以用它論輸贏。 你炸過牛糞嗎?別偷偷竊笑,有哦,對不對?這件事的確滿髒的,一群小孩,在新春期間,穿著亮麗的新衣服,等著一頭牛經過,拉下便便,由一個最不怕髒的,點上水鴛鴦炮,插上‵跑開‵爆炸,糞土四溢,一群小朋友一哄而散,我則站在那裡細算爆炸的威力,爆孔的形狀,之後再用另一種炮測中的試之,比較其不同,得出不同炮,不同插法,不同火藥量,炸出來的洞洞各異。 所幸,我沒有成為物理學家專攻火箭發射,否則保証一升空,便把村子給炸了。戲水的學問更大,它藏在大自然這本書中;老家附近有一座湖,微風徐徐,水色幽幽,伴著青翠山巒,野雁飛掠,湖中魚蝦豐饒,湖底有野蚌‵大蜆,尺寸約莫有現在的三‵五倍,但湖水深不見底,如何潛入摸它上岸,潛進浮出,限時一分鐘,考驗我們。 單靠目視可不成,一群小孩七嘴八舌,想出一個辦法,我們在尼龍繩上綁了釣魚用的鉛塊,垂入湖中,測量深度,找著最淺處,提神閉氣,噗通!一聲入水,一分鐘後出水,手上便多了河蚌與蜆。 老蚌生珠是真的,回家後媽媽剝開牠,好多珍珠便落了下來,那時候根本不知是寶,孩子們拿它作戰,左扔一個,右擲一粒,珍珠子彈很快便用光光,現在想起來,直呼可惜。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2010仁和開心農場

期末成果發表會雖然因雨改在園內舉辦, 但寶貝們賣力的演初仍然創造出許多美好的回憶! 猶記得星期四晚上,大家對天氣仍具信心,相信明天(星期五) 一早雨就會停。Cherry媽咪還說仁和的運氣都很好,每次辦活動都有好天氣的,安啦!當然,我也為此事祈求禱告。隔天一早,雨仍繼續下著,大家還是有信心,相信雨會在中午前停。 當時心裡雖如此想,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雨卻愈下愈大,不得不開始面對問題,做更換場地的準備。請老師帶小朋友到活動室的舞台作綵排,就劇情中隊形的變化和進退場作練習,還有太鼓的排放,大肥貓、牛會打字中的體能,調整器材與空間距離,廣播劇和太鼓的銜接,舞台上表演的問題實地作演練。 中午時分,天空放晴,出現曙光,騎車到假日廣場實地作勘查,回來高興的向老師說有機會了,並一再的仰望天空,想做最後的確認。剛好鈞量的爸爸來接他,說烏雲層很厚,會下雨;任叔叔也如此說,想想若是在假日廣場,表演中突然下雨,那就得取消,可不能冒那個險,於是不再抱著到假日廣場的希望,決定後,調整心情,面對問題著手進行各項事務的準備工作。 也許是孩子熟悉的地方,雖然只在上午稍作走位排演,但孩子們當晚的演出,是值得喝采的,雖然有些孩子的表演不到位,但整體表現是很棒的。孩子們不因平日練習的場地不一樣(練習時都在活動室集合地方),而有所抱怨或反彈,依然是很自然、很快樂的唱著,正如聖經箴言:「孩童的動作是清潔的、是正直的,都顯明他的本性。」 「2010仁和開心農場哇!哇!哇!」,從劇本的編寫,與英文老師一次次的討論、修改;音樂、舞曲的挑選、搭配、串連與銜接,從教學的歷程中尋找資源,到最後的定案,著實費了很多心思;接著角色的安排,動作與台詞的訓練,服裝的挑選,展現老師們的專業與能力。 從開場的仁和廣播劇-布袋戲,Cherry媽咪帶著品艾、柔均、儒勳三人,以台語發音揭開序幕,接著農場狂想曲-太鼓,鼓聲撼動人心,只見孩子們個個精神抖擻,在楊老師的帶領下,專心的打著鼓,還一面數拍子,作隊形上的變換,實在有夠厲害。 節目接著依序出場-好餓的毛毛蟲-鄉野舞曲-找到好朋友-甜心妞妞-池塘的嘉年華-快樂的小青蛙-會打字的牛-舞功-水果的對話-農莊搖滾-大肥貓-合唱-獻花等,每一個節目的演出,孩子們都很認真的融入在劇情中,尤其是寶貝家的依芯,露點演出全都錄。家長們的目光,緊盯著台上的寶貝,以相機、攝影機捕捉每個畫面。 一首「我要大聲唱,我是多幸福,與你一起快樂、一起成長,沒有任何的怨言,沒有任何的負擔,讓我們手牽手心連在一起。謝謝你陪我渡過,這些年我好快樂,謝謝你,謝謝你,我要說聲謝謝你-爸爸、媽媽,謝謝您!希望你我永遠珍惜這份情。」更是擄獲在場家長們的心,將寶貝緊緊的抱在懷裡。筱渝的爸爸說:「實在是太感動了,謝謝仁和!」 活動過後,還有後續工作要做整理-影片和照片檔,影片檔已上仁和網站,照片檔還在努力,期待本星期就能完成,加油!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臉上的表情也是一種習慣

摘自快樂的15個習慣一書/日野原重明 著 「為什麼歲月荏苒,那個人臉上還是充滿歡悅,表情也還是那麼豐富?」 能夠給身邊的人這樣的印象,愉快的氣氛也同時能感染給大家。第一眼看見這樣的人,我馬上就會感受到「這一定是個擁有良好習慣的人」。以九十八歲高齡去世的宇野千代,就是這種充滿魅力的女性。有ㄧ次,我在他的著作中讀到以下這篇文字,更證明我的推測完全沒錯。 「臉上的表情也是一種習慣。若習慣了某ㄧ種表情,這種表情就定型了。我家戶外的空氣極好,家裡每ㄧ個人的表情也都笑容可掬。爲什麼呢?笑臉如果成為習慣,也很難發生什麼可厭的事啦。…….喔,我想到是習慣、習慣使然,不禁哈哈哈大笑了起來。」〈出自《活著的幸福、年老時的幸福》〉 這段文章傳達出習慣笑容的家庭,氣氛異常溫馨,讀著這篇愉快文章的我,也忍不住想跟著大笑。在家庭中養成的習慣,對兒童的教育更有相乘的重要性與影響力。對小孩而言,習慣往往比表情更要早ㄧ步行動。 記憶中有ㄧ件印象特別深刻的事,那發生在我皆同內人到當時的捷克共和國去旅行的時候。我們在地下鐵車廂中,用手抓車廂上方的吊環,才一站好,前面一對六、七歲模樣的小兄弟,馬上將做捷克語,不能確定他們在說什麼,不過,我想應該是「您請坐」之類的話。 分別坐在孩子兩側的父母,並沒有指示孩子要讓坐。一看到我們這一對老夫婦站在前面,向彈簧似地,立刻同時從座位上跳起來。我想,這兩個孩子顯然是一直有這樣的習慣。 從這兩個孩子的行為中,我可以看出他們成長於一個心靈富足的家庭,因此,我心中也被溫暖的幸福感所充塞。那時候,我還只有六十五歲。 從那一天距今二十幾年,我也年過九十了,在日本卻沒譽過任何一次「您請坐」的讓座美德。在這麼富裕、物資豐沛的環境中長大的日本小孩,大概不曾有過足夠的心靈教育吧!思及此處,我不免有些悵然。 就算一次也好,請試著讓宇野千代家那種家庭的溫暖,進駐到我們的家中。那也算是習慣呢,一種讓一切都變得更美好的習慣。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愈接近活動表演的日子,感覺就愈緊張,很多幕前幕後的事尚未準備就緒,舉凡假日廣場的布幕、布條、節目的流程、服裝的租借、道具、邀請函的製作、禮物的準備、表演與綵排的時間、交通、接送….等等,好多的問題,必須一樣樣處理,做最妥善的安排,但不管怎樣,總無法讓每個人都滿意。以活動的場地而言-文化中心假日廣場,必須租借,是否有空檔?期初的計畫是在6月26日星期六。而今提早在星期五的晚上,就有很多細節上的問題,如:演出的時間(平常6點30分前小朋友才接完)、吃飯的問題、梳洗的問題、接送的問題..等。因此就有家長提議,星期五乾脆就上半天,讓幼稚園好做準備(好感動、好體貼哦!),但又考慮上班的家長,會造成不便,考慮東、考慮西,就有很多的難處。也因著場地的不同與不便,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精神、人力與金錢。 換一個平常孩子不熟悉的場地表演,對學齡前的小朋友是一大挑戰,所以園外租借場地,不論是借室內或室外,都只能偶而一次。從教室的空間到幼稚園的舞台,孩子們必須學習方向與距離感,何況是外面的表演空間。幼稚園的舞台隨時可做練習,但外面的場地就不是那麼方便了,必須有司機的配合,交通車接送,東西的搬運,更重要的是安全上的問題。雖然不方便,也必須做練習,否則到時小朋友上台後,就不知東西南北,且會擠在一起,變成一團亂。 星期二、三上午,安排到假日廣場舞台上走位,以貼膠帶定位來引導,小朋友知道天氣熱,若是不配合就須花很多時間,所以都很認真的跟著老師,老師們因此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台上的走位練習。星期三十點前雖下了場雷陣雨,不過雨停後仍照計畫到現場練習,涼涼的感覺比星期二的天氣舒服多了。在戶外表演,天氣可是我們最擔心的,希望星期五的晚上是個好天氣。雖然安排了二次的現場走位,但仍是不夠,因為天熱無法在現場從頭到尾做練習,只能在幼稚園,所以星期五演出前有總綵排,希望大家都能配合。 舉辦活動需要有動機、勇氣與熱情,才能排除所有的阻力來完成。「2010仁和開心農場哇!哇!哇!」結合音樂、舞蹈、語文、體能,以開心農場的劇情發展,將孩子平日所學呈現出來,透過表演的方式,學習彼此的默契與人際間的團隊與合作能力,從活動中學習多元智能的發展。 為了讓節目進行順暢,家長能安心的欣賞,節目開始後請放心的把孩子交给老師,每班都有支援家長協助孩子換衣服,請勿隨意走動,演出前可先行拍照),並約束自己的大小孩子,勿嬉戲亂跑,以免影響小朋友演出時的情緖與秩序。 所有的準備就為了表演的那一刻,不管孩子表現如何,家長的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千萬記得不可責罵孩子或與別人比較,讓孩子喪失信心。不要忘了,您的掌聲與笑容就是孩子最好的禮物。節目最後的謝幕,家長可準備花獻給您的寶貝,表達父母的支持與愛意。 期待大家用「歡喜ㄟ心」,作伙來欣賞「2010仁和開心農場哇!哇!哇!」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2010仁和開心農場哇!哇!哇!」

孩子在3-6歲時是離開家裡進入幼稚園,開始學習人際互動、社會性發展與團隊合作的啟蒙期,尤其透過表演節目,更可以直接訓練小朋友人際之間的團隊感與合作能力;過去的表演節目多半採用單一主題式進行,沒有連貫性,而且單一節目只能訓練小朋友在某方面的能力,例如體能表演便僅注重體能等,但幼兒時期發展並非要訓練小朋友成為專家,而是要為小朋友打下均衡發展的基礎。因此,本次的發表會特別以「開心農場」為主題,以劇情發展方式,結合語文(國語、台語、英語)、音樂、舞蹈、體能,展現孩子學習的成果。透過表演,學習人際互動、團隊默契與合作能力,從活動中開發多元智能的均衡發展。 在仁和的開心農場裡,住著一群樂活的農夫跟快樂的動物。農夫們每天都非常辛勤工作,一點也不偷懶,大家還相互幫忙,忙碌之餘,也不忘娛樂自己,使開心農場處處充滿歡樂跟驚喜。 花園裡,毛毛蟲誕生了,可是沒有東西吃,多虧了農夫的幫忙,讓毛毛蟲順利蛻變成蝴蝶。下雨了,蝴蝶跟蜜蜂到處躲雨,小鳥分享了牠們的鳥巢,也讓彼此都成為好朋友。 池塘邊,青蛙跟小蟲子在一起玩耍,天氣好熱啊!於是青蛙一隻一隻跳下池塘,真涼快!果園裡,Made In Taiwan的水果最棒、最甜,也最勇敢,颱風來了,也不害怕! 農夫真的好忙碌喔!遇上會打字的牛,還因為要求電毯而引起罷工;農場上老鼠到處吃著辛苦播種、就要收成的水果,農夫該怎麼解決?劇情內容介紹- 【序幕–仁和廣播劇 Jen-her Radio 太鼓表演—農場狂想曲】 以仁和廣播劇-布袋戲+台語揭開活動的序幕。 在開心農場上,每位農夫都開心著在辛勤的工作,邊工作邊歡笑,每次在工作前,農夫都會先來一段〝暖身〞,這段暖身可以讓每位農夫更加團結、開心的工作,他們帶來的〝農村狂想曲〞-太鼓。 太鼓-是一種情感的傳達自然界的聲音,微風的呢喃嘆息,或悲泣哀哀嚎震烈的雷聲,海浪的衝擊聲,都可以透過鼓聲傳達出愛恨悲歡的情緒,對許多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壓抑、束縛體制的人而言,太鼓是一個溝通和表達創意的導體,用肢體的力量達到精神層面的某種昇華。幼兒太鼓藉由舞動身體,訓練感覺統合全腦開發,也經由合奏的練習、激勵培養合作的精神。 【第一幕—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s】 在仁和開心農場裡,有一群辛勤工作的農夫,他們每天都很努力工作。在農夫的花園裡,有著許多美麗的花朵及樹木。有一天,一群毛毛蟲誕生了,牠們的肚子好餓好餓喔!好心的農夫們分享了許多好吃的食物。猜猜看,最後毛毛蟲有沒有變成美麗的蝴蝶呢? 在農場裡有一群可愛的小小孩手裡拿著玩具槌、棒棒糖鼓、沙鈴隨著音樂的敲打著手上的樂器好熱鬧。 【第二幕—找到好朋友 We Are Good Friends】 蝴蝶和蜜蜂是好朋友,他們常在花園裡玩。小鳥也想要跟他們玩,可是蝴蝶們覺得小鳥太大隻了,都把小鳥趕走。有天突然下雨了,可是沒有花朵願意讓蝴蝶們躲雨。他們找了好久,找到了小鳥的鳥巢。鳥兒會讓蝴蝶們進來躲雨嗎?他們會不會變成好朋友呢? 雨停了,天氣又變得晴朗了!天空出現了美麗的彩虹,可愛的甜心妞妞揮舞著繽紛的彩帶,把農場點綴的更加美麗! 【第三幕—快樂的小青蛙 Happy Frogs】 夏日的池塘邊,天氣熱得不得了,可愛的青蛙正在玩耍。突然,碰!一隻跳下去了!兩隻跳下去了!三隻跳下去了!青蛙們在水裡好快樂呢! 農夫看到可愛的青蛙在池塘裡游泳,讓他們忍不住想幫可愛的青蛙開個〝田園音樂會〞,在這個音樂會中農夫準備了直笛、邦哥鼓、半月型鈴鼓等樂器來演奏,在演奏中青蛙還快樂的隨著音樂起舞呢! 【第四幕—會打字的牛】 農夫們最近遇到一個問題,農場裡的牛竟然會打字,不但成天聽到牛群們打字的聲音,牛群居然還寫信給農夫!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這時有一群會舞功的小女生,來到開心農場裡加入他們的行列。 【第五幕—果樹的對話】 果樹在農場內展開一場小小的對話。在他們之中,有荔枝樹、檸檬樹、香蕉樹等,後來又來了芒果樹和蘋果樹。哇!好熱鬧呀! 農場裡騷動著到處洋溢歡樂的氣氛,原來是準備舉辦派對,大家忙著打扮佈置,最後在盛大的音樂會中,畫下完美的休止符。 【第六幕—大肥貓】 農場住著一群農夫,他們各自覺得自己的水果是最棒的!大農夫,小農夫,美麗的農夫和聰明農夫。有天他們發現他們田裡的水果遭到老鼠們的攻擊。大農夫和小農夫開始製作各種捕鼠器要來抓老鼠,可是都沒有用。農夫們想了很多的辦法。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