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une 18, 2010

園長的話 – 6/25晚上與仁和有約

6/25晚上與仁和有約,記得來喔! 生活中有很多事是必須互相效力的,以幼稚園而言,孩子來仁和,可以在寬敞的空間裏嬉戲、追逐,在豐富的學習環境探索,除了班級老師的帶領外,還可接觸其他班的老師,另外有專業的英文、音樂、體能老師的教導,廚房阿姨為大家準備好吃的餐點,清潔媽媽整理環境,司機叔叔接送戶外參觀,行政人員處理大小事務,這群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來為孩子效力,讓他們每天能夠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在幼稚園裏生活,隨著時間在認知、情意、技能上有所成長,透過同儕的學習互動,增進人際關係、團體生活和社會性的發展,若是靠自己來做,能力和體力都有限,是無法成就事情的。最近有許多家長帶小朋友來幼稚園參觀,從交談中了解,多數是因為孩子一個人沒伴、好動、在家裡不知要做什麼、帶出去除了很熱、大人也很累…,所以要讓孩子上幼稚園,也清楚要幫他們找一間有場地、可接近自然的幼稚園。其中有位住在附近的國中退休的老師,從網路上幫小孫女找幼稚園,看到仁和的網站,才知道仁和幼稚園是在崇學路,離她家很近,三十年前她的孩子要就讀幼稚園,以為仁和是在仁和路接送不方便。 當她知道仁和是在崇學路,就立刻前來參觀,當時是下午,這位老師參觀後說:「在巷子裡有這麼大的幼稚園,真是別有洞天。」對仁和的環境、教學與提供的資料,讚賞有加,誇獎我們的用心。老師離開後再來電告知,星期六要帶在女兒來參觀,果然遵守約定,當天祖孫三代一起來,昨天(星期四)孩子的媽媽來園註冊繳費。孩子的阿嬤是國中老師,因為了解教育的生態環境,所以很慎重,連著三次參觀才下決定,當然她不是只參觀仁和,我們只是其之一。 近年來拜網路之賜,家長選擇幼稚園都會先上網挑選,再到現場參觀,詳問所有的細節、費用、做筆記後選擇自己認為適合的,再參觀(有的會邀請全家一起來)後決定。這與以前的家長有著明顯的不同,原因之一是現在選擇性很多,家長都很精明,要求也很多。董事長常說:「想要你的孩子將來變成怎樣的人,就選擇那樣的幼稚園。」仁和了解學前階段的重要性,投入很多的心思,提供多元的接觸,尤其是營造健康的身體方面,因為健康就是財富,是我們一生所要追求的,必須在此時為孩子建立好根基。 仁和開心農場 哇!哇!哇!將於下星期五六月二十五日晚上,在文化中心假日廣場舉行。孩子們從活動中學習到的表演能力與團隊合作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您一定要撥空來參觀! 別忘了 下星期五 六月二十五日晚上 與仁和有約!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陪孩子迎向未來

文/學前月刊總編輯黃美湄 有位父親帶孩子到一所著名的學院入學,這位父親希望孩子上的課程比別人短。他對院長說:「我的兒子絕對不能上所有的課,我想要他快一點畢業,你能幫他安排一下嗎?」院長聽了回應他:「噢!可以啊!他可以上速成班,你就能依照你想要的去塑造他。上帝造就一顆橡樹需要花一百年的時間,但祂只花了兩個月就造就出一顆南瓜了。」姑且不論像樹和南瓜各有各的價值,但要「怎樣收穫,先怎樣栽」是明顯可見的,只不過生長在這個變遷快速又趨向全球化的年代,父母很難看透:什麼才是孩子長大後足以依存的優勢。 現在流行與熱門的學習,對將來是不是一定有用?學有專長但並非志趣時,算不算幸福?生活環境品質一再面臨挑戰時,又該何以面對?當未來合作與競爭並不單單是自己生長的所在時,如何與他人交流或展現自己的特色才能有所成就?這些問題錯綜複雜連趨勢專家都小心翼翼翻新論點,隨時修正,父母自然也不是憑著速成的方法,就可以為孩子的未來來鋪好路,然後高枕無憂。 想讓孩子擁有未來生存的競爭力,是必須有所預備,卻又得保持著足夠的彈性。預備的方向一方面在於父母對週遭環境的認知有多少、視野有多廣;一方面在於自己的生活態度及對孩子的期待在哪裡。我們從多位教授的訪談中,凝聚出最根本的一個答案:從小帶孩子閱讀、好好生活吧!在閱讀中,孩子將能建構自己的人生答案,有學會面對他未來所處的社會。 我想起讀過的一段話-亞歷山大大帝曾經問哲學家戴奧金尼斯想要得到什麼賞賜?這位提倡儉約的哲學家卻悠閒地說:「請你讓開一點,給我陽光!」養育孩子,陪伴與放手,永遠是一體兩面,當您好意經營孩子的未來時,先看看什麼才是他眼中的陽光吧!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