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17, 2010

園長的話

星期一早上問小朋友:昨天母親節,到哪裡慶祝呀?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說:「去餐廳吃飯,去玩,逛百貨公司,去買東西,去書局。」有小朋友說:「什麼地方都沒去,在家裡,我把帶回去的禮物送給媽媽,說媽媽我愛您,媽媽說我好棒,把我抱得緊緊的,又一直親我!」當孩子這樣述說時,那種溫馨的畫面,頓時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是呀!孩子一句「媽媽!我愛您!」就能夠感動父母的心,再多的辛苦也都值得、都願意!上星期的母親節活動-康乃馨之約,雖然是在週五上午舉辦,但來園參與的家長也很踴躍,有阿公、阿媽、爸爸、媽媽,有的家長特地請了半天或二小時的假。看著自己的寶貝出現在舞台,隨著音樂的節奏,或是敲樂器、或是吹直笛,跳著、舞著,心裡的感動顯現在臉上,有媽媽甚至感動得眼眶泛著淚光,看著在家裡調皮搗蛋的寶貝,在台上卻是那麼的可愛。 節目在老師們以活潑逗趣的戲劇表演,述說母親節由來,結合五月份的保育宣導-請、謝謝、對不起以及慶生會揭開序幕,接著舞蹈班小朋友的表演-小園長許雅萱的致感恩詞後,接唱「我要大聲唱,我是多幸福,與你一起快樂,一起成長….謝謝你、謝謝你,我要說聲謝謝你…『媽媽,謝謝你』…感動在場的家長;寶貝家年紀小,一舉手、一投足,就是給他那麼可愛;蘋果家小朋友每人身穿一件媽媽的圍裙,每件都是Grace媽咪親手裁剪的;櫻桃家的波浪鼓表演;西瓜家的印第安溫馨情;哈蜜瓜家與鳳梨家的直笛表演-山姆牧場上的小花貓、螢火蟲;還有親子遊戲以及帶動跳-愛的抱抱,最後在大合唱-媽咪、我家是天堂,孩子們獻上康乃馨花和蘋果禮籃給在場的家長,結束溫馨感人的康乃馨之約活動。 母親節活動,小朋友和媽媽都很開心 星期三、四的中英文的故事觀摩賽,真佩服所有參加的孩子,才四、五、六歲,腦袋瓜就能熟背故事內容,又要克服心理的障礙有勇氣上台,真的不容易。平時看似屌而啷噹的小朋友,上台說故事的語氣、聲調卻讓人刮目相看;有的在服裝造型上很用心;有的還準備道具,父母的用心可見一般。五個參與英文故事的小朋友,表現都值得稱讚,尤其是柔均的「The windy the sun and boy」,不論是咬字發音、音色、音質、聲調、語氣、表情都讓人稱讚。 孩子的成長真的需要時間,需要等待,需要提供學習的機會,看著品艾勇敢的在台上說著「灰姑娘」的故事,就想起她小班時上台的場景,當時的她上台後一句話都不敢說,不得已郭爸爸只好到台上幫女兒,最後變成是爸爸在說故事,女兒坐在他的腿上聽故事。原本要來錄影的郭爸爸,不但沒有責怪女兒,反而伸出援手來幫忙,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仁和因為有舞台的優勢,所以孩子才能有上台的機會,因為方便、有場地,所以在教學上的延伸或評量方式,就會比別的幼稚園多提供此方面的機會。 上台是一種機會,是自我突破操練膽量的機會,也是難得的機會,是需要把握的。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加強幼兒的說話訓練

聽說讀寫四個範疇中,讓幼兒學習口頭表達和學習閱讀,較諸讓幼兒學習寫字更易收到良好的教學成效;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會得到更大的樂趣與成就感,有利奠定日後學習語文的基礎。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其他範疇的語文能力優勝, 所以應加強幼兒的說話訓練,增加幼兒的口語詞彙,這將有助豐富他們的思維、協助幼兒提升話語溝通的能力;除此之外,幼兒須記認漢字,以便提早開展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由於認字閱讀比寫字容易;寫字比默字容易,再者,會閱讀認字便可以閱讀;但會默字卻不一定會閱讀。所以假若先教寫字、默字後,才教閱讀,會使幼兒很遲很遲才能開始學習閱讀。因此,幼兒學習閱讀前並不一定要先學習寫字、默字。在具體的生活情景及有趣的故事情節中,帶出為幼兒來說具意義的字詞,幼兒會非常樂意地記認,而且記牢的時間亦會較長,這些字詞較多應用於日後的說話表達及寫作表達方面。 及早開展兒童的閱讀能力 閱讀可以讓兒童闖開一個廣闊的認知、情意世界,因此值得及早開展他們這方面的能力以啟發智慧。但要注意的是,閱讀的難與易不一定關乎書本用字的深淺與詞彙的多寡,反而與兒童的心理發展有關。一本文字艱深的書,只要插圖豐富、內容有趣,切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或想像範圍,幼兒不會怯於文字過深而拒絕閱讀。相反,一些文字顯淺,說理枯燥的故事,反倒不會惹起幼兒閱讀的興趣。此外,閱讀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對閱讀材料的背景知識的理解、想像能力、情感的代入能力、預測推想的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育並不能在寫字、默字中獲得,要幫助幼兒建立閱讀習慣及培養閱讀的興趣,只能從大量閱讀如教師朗讀、親子閱讀中入手。最後要注意的是,閱讀的樂趣在於精神世界的滿足,朗讀的樂趣在於對篇章字詞的音節或句子節奏的掌握,默讀的樂趣在於對故事的心領神會,所以對字詞過多分析、翻查、索解、要求記認字形以便默寫之用等,反而會大大的破壞閱讀的樂趣。 怎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兒童的閱讀能力呢?大量閱讀,並在具體的閱讀篇章中掌握詞彙的用法,這才是豐富兒童書面語詞彙的不二法門。幼兒學習閱讀:要用朗讀帶閱讀,用生活口語帶出書面語,用繪畫、戲劇等活動協助帶出閱讀的內容。此外,開拓兒童的生活天地、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多觀察生活中的人與事,加強感受能力,這一切都會有助幼兒閱讀能力與閱讀品味的提升。 善於思考生活與善用生活口語有助全面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優秀的寫作,來自新穎的寫作意念,而非沒有錯別字的寫作,舉例來說,不會寫錯別字的校對專家、寫得一手好字的書法家不一定可成為作家。很多作家字體潦草、難以辨認,因為寫作時,意念噴薄而出,執筆書寫根本不能立即把意念全部記錄下來。 所以,寫字與寫作,不一定是有相關的。要寫作的內容言之有物、能感動別人,思維訓練比寫字訓練更重要。因此,只要訓練學生學會欣賞生活、觀察生活,每天都不愁沒有寫作的題材。 此外,口頭說話訓練及口述作文訓練可在幼稚園及低小的語文課中全力推行,以實際生活經驗為本教認字、教認詞、教篇章閱讀的寫話課亦可加入課程中施教。鼓勵幼兒勇於表達,在具體的寫作情景中學寫字, 在學寫作中學寫字 用口語(幼兒口述的內容)帶出寫作和閱讀(教師用書面語記錄學生口述的生活經驗,然後寫成可供全班同學閱讀的篇章),是有效教授認字、閱讀、寫作的方法。 高班的幼兒由於日常交談使用的口頭語言豐富,詞匯量一般達三千以上,若教師能善於利用作為教認字、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幼兒的語文學習應有優於一般教學的進展。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