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February 12, 2010

園長的話

本星期老師和小朋友分享許多年節的習俗 時間悄悄的從指縫中溜走,不知不覺的一個星期又過了,星期六(明天)就是農曆的除夕夜,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這幾個禮拜家家戶戶忙著準備過年的事宜,大掃除是過春節最受重視了,平時很少清洗的窗戶、桌椅、窗簾、天花板、儲藏室..等,都會利用春節前做整理,而年貨的準備,則因購物型態與習慣的改變,生鮮超市和賣場都很方便,不會準備太多;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瑣碎的事情,零零總總的加起來,好像有忙不完的事一樣。過春節是台灣人生活中很特別的節期,也是家中團圓的日子,大部分出外讀書、工作的人,都會在除夕夜回家圍爐,表示一家人和好團圓;台灣人的過年也有除舊佈新的意義,藉著大掃除,表示要將過去舊的除去,展望有新的發展、新的氣象,不論是個人、家庭、公司行號,甚至國家,都期待新的一年有新的出發,在此願新的一年,我們能夠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過著平安快樂的生活。 過春節對幼稚園的小朋友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教學活動,每年都有這個節日,但對孩子來說,小班、中班、大班,在不同的年齡對過節時的感受和體驗都不一樣。本星期老師和小朋友分享年節的習俗,並動手製作相關的作品,寫春聯、製作鞭炮、剪窗花等,各班教室裡裡外外都能感受到過年的氣氛。除此之外還特別安排了過春節的活動,老師們集思廣義由活動組做統整,除了有舞龍舞獅,還有大班小朋友的戲劇表演「老鼠嫁女兒」,這構想來自於過春節的台灣囝仔歌「初一場」裡面的「初三老鼠娶新娘」,說著說著既然是娶新娘和嫁女兒,那麼一般嫁女兒時要吃魯麵,Mandy提議除了享用一般年節的東西外,午餐就吃魯麵,也可邀請有空的家長一起來參與,熱鬧熱鬧了。Grace媽咪拿了一個福袋,引發Mandy送福袋的想法。有了構想,做可就辛苦了,每一點都需要費心思,花錢又費時,由大家一起分工,這也就是仁和園長和老師忙碌的主因,為了孩子。 過了年每個人又增加一歲了,有人說年齡是最公平的事情,不論你是百萬富翁或是窮小子,一年都長一歲,誰也不能多,誰也不能少。但因為很公平,就有競爭。有人年長一歲,學業增長、知識增長、健康變好、性情也愈好愈來、愈受大家的喜歡,這樣的人增長一歲,意義很大,很有價值。 但也有人增長一歲,依然每天懶懶散散,既不讀書,也不學習,更不做事,每天看電視,說些沒有意義的話就過去了,增長一歲與不增長一歲,沒什麼兩樣。在增長一歲的關鍵時刻,想想多了一歲對自己有什麼意義,真的很重要,聖經申命記:「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祝 新春快樂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 陪孩子迎向未來 – 學前月刊總編輯黃美湄

新的一年先和關心孩子的您說個國外的故事。有位父親帶孩子到一所著名的學院入學,這位父親希望孩子上的課程比別人短。他對院長說:「我的兒子絕對不能上所有的課,我想要他快一點畢業,你能幫他安排一下嗎?」院長聽了回應他:「噢!可以啊!他可以上速成班,你就能依照你想要的去塑造他。上帝造就一顆橡樹需要花一百年的時間,但祂只花了兩個月就造就出一顆南瓜了。」 姑且不論像樹和南瓜各有各的價值,但要「怎樣收穫,先怎樣栽」是明顯可見的,只不過生長在這個變遷快速又趨向全球化的年代,父母很難看透:什麼才是孩子長大後足以依存的優勢。現在流行與熱門的學習,對將來是不是一定有用?學有專長但並非志趣時,算不算幸福?生活環境品質一再面臨挑戰時,又該何以面對?當未來合作與競爭並不單單是自己生長的所在時,如何與他人交流或展現自己的特色才能有所成就?這些問題錯綜複雜連趨勢專家都小心翼翼翻新論點,隨時修正,父母自然也不是憑著速成的方法,就可以為孩子的未來來鋪好路,然後高枕無憂。 想讓孩子擁有未來生存的競爭力,是必須有所預備,卻又得保持著足夠的彈性。預備的方向一方面在於父母對週遭環境的認知有多少、視野有多廣;一方面在於自己的生活態度及對孩子的期待在哪裡。我們從多位教授的訪談中,凝聚出最根本的一個答案:從小帶孩子閱讀、好好生活吧!在閱讀中,孩子將能建構自己的人生答案,有學會面對他未來所處的社會。 我想起讀過的一段話-亞歷山大大帝曾經問哲學家戴奧金尼斯想要得到什麼賞賜?這位提倡儉約的哲學家卻悠閒地說:「請你讓開一點,給我陽光!」養育孩子,陪伴與放手,永遠是一體兩面,當您好意經營孩子的未來時,先看看什麼才是他眼中的陽光吧!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