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December 4, 2009

「親子教養篇」 – 自律與常規是學習的基礎

最近各界都在探討大學生的上課態度問題,除了遲到、吃東西、打瞌睡、戴耳機、聽音樂之外,往往也因為半夜上網玩遊戲,次日無法早起而翹課,使部份大學院校上午第一、二節不敢排課。 影響課堂秩序的原因很多,孩子上了中學以後,在學校的學習行為,家長的影響力已經愈來愈小,甚至因為鞭長莫及,恐怕也新有心無力;若能從小養成自律與常規,不管是求學成長階段,或是進入職場嚴酷的淘汰賽,才有面對挑戰的能力,這是許多盤旋在孩子身邊,幫孩子安排打點好一切的「直升機父母」或「計程車爸爸」所忽略的。 所謂生活常規包括規律的作息,每天分擔做家事,不吃垃圾食品,養成衛生與運動習慣等。這些規範一定要從小培養,家長要堅持決不能破例,而父母也得以身作。則孩子的生活習慣與態度,是家長逃避不了的責任。因為孩子從出生到小學階段,食衣住行育樂樣樣掌握在父母手裡。這個階段的孩子,唯父母的意向是從,也想討父母歡心,喜歡吸引父母關注,因此家長沒有理由推卸這個教養責任。 例如我們要求孩子晚上九點上床,九點半熄燈,早上六點起床,週末假日和寒暑假都得保持規律作息。飲食習慣也是如此,孩子從小只能喝白開水,出門每個人一定帶水壺,原則上我們不允許他們喝家門外(包括親友家或餐廳)的飲料,當然我們自己也一定要做到。 我們家沒有零食或各種有健康疑慮的點心,通常是準備許多水果及全麥麵包。正餐吃得很簡單,以新鮮的當季蔬菜為主,甚至為了方便常常煮「什錦麵」,在麵條中加入各色蔬菜,可以均衡獲得各種營養和熱量。 孩子們在家吃習慣這種清淡飲食後,偶而必須在外面吃又鹹又油膩的食物時,不但口味不習慣,甚至身體也會有反應,把不健康的食物以拉肚子的方式排出。 運動方面就是鼓勵她們在學校參加社團,透過比賽的刺激,維持每天練習、每天運動。在自律方面,孩子上小學四年級以後,就開始培養她們安排自己時間的習慣。剛開始會先與她們討論,協助她們思考與規劃時間的運用,看看有沒有遺漏該做的事情,同時提醒她們遵守計畫。沒多久,她們就能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因為握有安排時間的掌控權,所以她們非常主動積極,幾乎不必大人催促,頂多只有在她們太專注而忘了時間時,輕聲的提醒她們,是不是該進行下一個項目了。 當孩子生活有規律,或行為舉止有紀律時,可以把新安定下來,讓心靈有更大的空間與能量。有人說:「有什麼行為就有什麼習慣;有什麼習慣就有什麼性格;有什麼性格就有什麼命運。」許多有才氣的人,到頭來一事無成,我想大部分是因為缺乏紀律的訓練。 許多家長聽信某些專家的話,認為「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以為凡事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致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父母就放棄管教責任。其實,父母就是父母,在孩子建立習慣與人格養成初期,不應以「當孩子的朋友」為藉口,孩子必須聽從父母,從小要求他們守紀律,如此才有利於一路陪伴他們度過青春期的叛逆與狂飆。 常規的養成是父母養孩子的核心,而孩子需要限制,這是父母必須知道的。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12月4日

上星期藉著感恩節的來臨,舉辦慶祝活動。因著活動,孩子們參與製作感恩卡、火雞五月花號船的佈置、裝扮和戲劇表演。當下,孩子們感恩的心、感動的情油然而生,感恩的氛圍在整個會場築起,一首「我要大聲唱,我是多幸福,與你一起快樂一起成長。沒有任何的負擔,沒有任何的怨言,讓我們手牽手,心連在一起。謝謝你陪我度過,這些年我好快樂,謝謝你、謝謝你,我要說聲謝謝你,希望你我永遠珍惜這份情……」唱得大家都好感動,現場14位家長,當謝謝你從他們的寶貝口裡說出時,Mandy看到有家長眼中泛著淚光,露出感動的笑容,笑容中透露出所有的辛苦全都因著孩子一句「媽媽,謝謝你,辛苦了,我愛妳!」就不見了。雖然多數孩子的家長沒在場,但從每週聯絡欄家長的分享中,提到小朋友回家送感恩卡給父母時,會說:「爸媽,謝謝你把我生下來,照顧我,賺錢讓我上幼稚園、買玩具,辛苦了,我愛你們。」家長聽了好感動,特別感謝幼稚園安排了這個感恩的活動,讓親子間的關係更甜蜜。 看了家長的分享,我想起最近在讀的一本書-「熱愛今生」,書中有幾段話這樣寫著-「愛必須學習,不斷學習;而且學無止境」、「我母親生長在充滿愛的南方家庭,在哪裡連去雜貨店買東西都會被擁抱。我母親把那種溫馨、親切氣氛帶進我的家,她總是不斷表達愛意,就是不斷親吻並溫柔地擁抱我們,她沒有一天不說她愛我們,我們一直明白自己對她有多重要,因為她是這樣告訴我們的,一直都是這樣。」、「在我們生命中快樂圓滿不是取決於任何人,而是我們自己的責任。」當我們在分享這本書時,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要學習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不論我們的年齡多大,總要不斷的學習愛的功課,且要以身作則,說出口,讓對方知道,特別是家人-夫妻、親子,要讓它變成一種習慣,不只是三分鐘熱度、某個時刻的感動而已。「我愛你,謝謝你」雖然是很簡單的一句話,但卻是難以開口,總覺得別人應該了解知道我們的心才對,何必要說。 記得小時候父母常說「囝仔人有耳無嘴」,也因著這樣的成長背景,家庭與社會教育環境,很多人當了父母後拙於表達,不懂得稱讚配偶或子女,愛在心裡口難開,代代相傳,累積了彼此間緊張與不安的情緒,導致於常會為了一點小事而動怒、爭吵。 但願藉著感恩節,感恩的心能夠深植在每個家長和孩子的心,口說好話、心存善念,讓愛的種子種在我們的心田裡,萌芽、茁壯、開花、結果,從家庭開始,讓我們有述說不完感謝、感恩的事、愛對方的心,也能昇華到關懷週遭的人事物。 隨著十二月聖誕節的來臨,問小朋友:「什麼是聖誕節?」孩子說:「聖誕老公公的節日。」也有小朋友說:「是主耶穌誕生的日子。」不管是聖誕老公公或是主耶穌,他們都是愛的化身,愛人關心人。除了培養孩子有感恩的心,也希望他們擁有善良體貼的心,關心關懷別人,以行動來支持信念。 祝 平安喜樂 福杯滿溢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