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September 4, 2009

園長的話 9月4日

又是新的學年開始,仁和的園地再次充滿了生氣,有孩子的歌聲、吟唱聲、笑聲、喊叫聲與哭聲,花草彷彿也感受到,紛紛露出笑容。感謝全體家長對仁和的肯定,將您心愛的寶貝交給我們,讓我們有機會和您成為夥伴關係,共同陪伴孩子未來的一年、兩年、三年的日子,分享他們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和學習成果,期盼家園親師間互動良好,彼此切磋、相互鼓勵,共同營造一個愛的大家園,如果園方或老師,在此段時間有任何不週到疏忽的地方,尚請家長多包含,並請不吝指教。 仁和幼稚園至今已累積了三十五年的豐富經驗與資源,邁向第三十六年,深知幼稚教育對孩子未來的各項發展有很深的影響,因此我們不斷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教育改革的聲浪,作深入的觀察、了解、研究與參觀,對硬體設備的維修、更新,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師的在職進修等,在在都做探討、執行,期望讓孩子各方面的學習都能深耕在學前的階段。 近年來隨著各種病毒的威脅人體「SARS、腸病毒以及目前在世界各地流行的新流感H1N1」,讓大家更體認到環境衛生與保健的重要。而環境衛生的保持,是人人都要負起的責任,珍惜所有來自大自然的物資,是必須從小教導孩子的;而身體的保健更是不容忽視,從母胎懷孕時就須注意,有健康的媽媽,才有健康的寶寶,身體不健康,免疫力差、抵抗力弱,任何風吹草動,就容易感染。若是先天失調,就必須靠後天的調養,而運動是擁有健康身體的必要途徑之ㄧ。 這些年隨著台灣選手在世界各地綻放異彩獲得好成績後,再次喚起教育單位與全民重視體育,台南市於94年訂為健康城市年,希望全體市民能正視健康的重要;洪董事長在創園時的理念之一就是「健康」,提供孩子健康的環境,在寬敞的空間裡,有草場、游泳池、體適能遊戲場與開放的活動室、豐富的體能器材,培養孩子主動探索與學習的慾望,這項健康的理念,並不因時間的累積而消失,三十五年來一本初衷,堅持當初創園的理念,因為我們知道,人一生所追求的是健康,健康就是財富,唯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實現未來的夢想;仁和要您的孩子活躍在燦爛的陽光下,學習、成長,奠定體能的基礎,擁有好體力,面對未來人生的各項挑戰。 人生要面對的挑戰很多,當前因著新流感H1N1的流行期又正值中小學、幼稚園開學期,校園和家庭間互相感染的機會增高,因此,每個人都應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在H1N1疫苗尚未問世前,把防疫當作戰,「全民皆兵」,積極對抗,一發現病徵: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痛、頭痛,甚至嘔吐及腹瀉等情形,應及早就醫。 新流感除了直接由飛沫傳染之外,雙手是常見的感染途徑。專家指出,如果一個人每天用手接觸自己的嘴巴和鼻子約兩百次,而手又摸了桌沿、椅背、沙發套、電扶梯把、麥克風等感染了H1N1微細菌的物品,這是多可怕的,因此洗手可是非常重要的。 雙手萬能,生活靠它,防疫也靠它。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請經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需含百分之六十的酒精)消毒,此外,如無必要,應避免用手觸摸口、鼻和眼睛;如果無法避免,宜先清潔雙手。至於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衛生紙掩住口鼻,這不只是禮貌,更是防疫必要的動作。就從勤洗手開始、戴口罩開始。祝 平 安 喜 樂 福 杯 滿 溢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上學認識新朋友

『親子教養篇』    上學認識新朋友 摘自學前教育月刊文/林欣慧 九月是新學年的開始,你的孩子要上托兒所、幼稚園了嗎?進入新環境,不論年紀的多寡,都是一項考驗。爸媽首先要幫助還建立新關係、認識新朋友。 如果爸媽連著幾天問你家那個4歲左右的孩子:「誰是你的好朋友?」他的答案可能每天都不一樣喔!這倒不是孩子喜新厭舊,沒有能力維持友誼關係。這個年紀的孩子交朋友,來的快,去的也快。在探討建立新關係之前,爸媽應先了解學前的孩子是怎麼結交朋友和維持友誼。 3~4歲的幼兒,已開始脫離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逐漸對週遭的人產生濃厚 的興趣。他會特別喜歡跟年紀相近的孩子一起玩。他選擇的朋友,通常就在他的身邊。例如是坐在他旁邊的,或是正好今天他一起搭積木的那個人。 等到了幼稚園大班的年紀,孩子開始懂得朋友之間特殊的情誼,他們就可以一起玩遊戲、分享共同的嗜好。這時,結交新朋友的速度減緩,對象也較有選擇性,友誼的品質變得較深厚。朋友是玩伴,更是學習對象。 同儕關係對兒童整體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 朋友不僅是玩伴,同時也幫助孩子滿足其他的需求。透過與朋友交往的過程,孩子學會一些待人處事的態度及方法。例如怎樣加入新團體、結交新朋友、參與團體、與人共識,及如何面對競爭與衝突。友誼還有助於孩子的自我探索,情緒和社會性的成長,及道德的發展。 雖然孩子也可以從父母、老師,或其他的大人的互動中,學得一些經驗。但是成人與兒童的關係,通常是上對下的方式,成人具有較多的權威,孩子多半是服從和聽令行事。但是,孩子與同儕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係,能提供更多的機會練習協調及自主。擁有好朋友,生活才快樂 孩子每週大約花40個小時跟同學在一起。大多數的孩子,都有一兩個,甚至幾個好朋友。友誼滋潤了孩子的生活,使他們感到快樂。不過,根據美國一些兒童友誼研究的結果顯示,大約有一成的孩子卻沒有朋友。這些孩子有的是因為極度的害羞,不擅與人互動,在無形中被同儕忽略了。更有一些孩子被班上的同學列為「拒絕往來戶」。這種「被拒絕」的孩子常有情緒上的困擾。他們容易覺得孤單,自信心也較低。跟其他孩子比起來,更容易罹患憂鬱症。 經過長期的追蹤調查,學者發現「被拒絕」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遭遇更多的問題,例如成為中輟生、少年犯,甚至罹患精神方面的疾病。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結交朋友呢?參與團體活動是交朋友的最好方法 結交新朋友,最好的方式是從參與團體活動開始。例如一群人一起打球、玩遊戲。從正向的互動開始,化解因陌生所產生的尷尬,讓彼此有機會認識對方。正常的孩子了解建立友誼需要時間,他們有信心,願意等待並配合對方的步調,逐漸成為好朋友。 相反地,「被拒絕」的孩子,比較沒有自信心,也不能耐心的等待,又害怕被人拒絕,往往強迫他人「成為」自己的好朋友,反而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失掉了變成好朋友的機會。 想讓孩子有機會跟別人相處,可讓孩子邀小朋友到家裡來玩,儘可能讓孩子有真正的互動。年紀較小的孩子,可以堆積木、家家酒。儘量避免讓孩子玩電玩、或網路遊戲,因為這些遊戲,往往讓孩子沈溺於反射動作,及過度在乎輸贏,孩子之間反而沒有真正的互動。培養孩子具備好人緣的特質 人緣好、受歡迎的孩子,通常具有較多正向的人格特質,例如:富同理心、懂得關照別人、尊重別人的看法、接納不同的意見、支持他人決定、不惡意批評,願意參與並能夠跟別人合作、誠實、忠誠、負責、及幽默。他不一定要具備上列每一項的特質,但是多具備幾項這樣的特質,會讓孩子更容易結交朋友。 「被拒絕」的孩子,比較常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懷別人,也較沒有同理心。他們也常表現一些負面的行為,如愛吹牛、愛現、喜歡批評別人、嫉妒心強。最嚴重的負面行為是具有攻擊性,一旦某個人特別愛欺負別人,這個人就變成「被拒絕」的對象。 爸媽如果想知道自己孩子與同儕的關係,平時應多和孩子聊天,互相溝通。 也可以多觀察孩子與他人互動的情形,利用機會教育,加以輔導。指出孩子正向且被人喜愛行為,如果發現負面的行為時,應私下和孩子討論,讓孩子體會負面行為帶給對方的感受,也讓孩子想如何用正面的態度來回應類似的狀況。教孩子自我介紹和交談 開學時,面對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有的孩子會擔心或害怕。所以爸媽可以在開學前,為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如果孩子說他擔心:新的老師或同學會不喜歡他。首先爸媽要接納孩子的感受,然後教他如何跨出第一步「認識」同學。教他先自我介紹,再請教對方的姓名;跟孩子想些有趣的話題,讓他可以和對方交談;爸媽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例如:孩子說:我叫李小華。我喜歡看《好餓的毛毛蟲》。你呢?爸媽說:我叫小英。我家也有《好餓的毛毛蟲》。一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知道如何應對新環境,就能減低焦慮感,快樂地上學,請自自然然地認識新朋友。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