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ugust 28, 2009

園長的話 8月28日

很快的,一個月的暑期生活營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今天(8/28)結束了,一個月的暑假生活雖然第一個星期五就遇到了颱風,讓南台灣地區受到嚴重的創傷,山河變色、道路柔腸寸斷,但拭去眼淚後仍然要勇敢的面對,一步步解決問題,就像彩虹的約定「風雨過後,陽光會微笑」。隔週一照原計畫與孩子們一起慶祝爸爸節;兒童福利館的知性之旅;國賓影城看多啦A夢;逛誠品書局等,游泳上體能,玩音樂,學英文,在老師的帶領下增長智慧、增加知識,過著規律化的假期生活,豐富了生活的經驗,身量更加茁壯。大班小朋友下星期即將成為小一新鮮人,而中班小朋友升上大班,小班升中班,幼幼升小班,孩子們經過時間的洗禮都長大了,也更懂事、更獨立、更有自信了。在新的學年又將展開不同的學習旅程,從學習中累積知識、智慧與經驗,建立良好的品格與態度。在此恭喜孩子們,特別是大班小朋友,希望他們往後的小學生活是愉快的,更歡迎時常回到幼稚園來,分享學習生活的點滴,仁和永遠愛你們的。暑期生活營中,我們就看見許多小朋友令人欣喜的成長與蛻變。一些新入園的小朋友,從當初的羞怯、哭鬧、撒嬌、不肯獨自留在幼稚園,漸漸的學習到獨立,即使爸媽不在身邊,也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習慣、適應幼稚園的生活,甚至交了許多新朋友。「獨立」對幼小的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在他們內心有很多的掙扎,面對人、事、物都陌生的情況,既想要又害怕,有很多的擔心與恐懼;他們必須在適應、探索、觀察中,去發現幼稚園和家裡不同之處,這種經驗在學習與成長的路上是必須付出的努力。在幼稚園裡,有來自不同家庭的小朋友作伴,有不同的體能器材,腦力訓練遊戲、玩具,活動空間大、有體能活動、有唱歌、有睡覺、吃飯不ㄧ樣、面對不同的老師….等,必須克服與適應許多問題。人本來就不斷的在生活中學習,調適自我,儲備能量,自我成長,自我訓練,來適應這個多變化的社會與時代。幼稚園是孩子的啟蒙學校,孩子在此階段培養人際關係,學習團體生活、自我獨立和社會性的發展,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功課。相較於歐美家庭從孩子小時候就相當要求獨立自主,在亞洲傳統家庭裡,父母通常比較保護孩子,如果有國外旅遊經驗的家長,也許會很驚訝的在路上看到歐美父母任憑孩子賴在地上哭鬧,並不發怒或責罵,只是藉此訓練孩子的獨立性,不會簡單的任由孩子要求,如果是亞洲父母,十之八九都會屈服在孩子的哭鬧下。所以我們看到,歐美年輕人有很多是背包族(backpacker),在10幾、20歲就背著一個背包到處獨自旅行,認識這個世界,在台灣,很多大學生還在飯來張口茶來伸手,連男生去服兵役都還要求吹冷氣、被笑稱草莓兵。不過可喜的是,也有越來越多的台灣父母希望教育孩子獨立自主,越來越多的台灣孩子比以前更成熟,從這次我們的暑假生活營裡,我們就看到這樣的轉變,比起學了多少字、會講多少英文,這種獨立自主的人生態度更是孩子一輩子的保障。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在外人眼裡,孩子常常說就像他們父母的影子,這不是單就相貌而言,而是整體形象予人的感覺。做父母的人首重「言行一致,以身作則」。這話乍聽起來,似乎是十足的老生常談,了無新義。然而「無新義」不足為奇,因為,「身教第一」原本就是家庭教育勇不會改變的法則。 新生兒來到世界上,雖然帶有某些先天性的素質,然而,絕大部分在身、心方面的成長與發展,都取決於後天的環境與學習經驗。基因專家告訴我們,甚至與生俱來的基因限制,也有迴旋的餘地,因為人腦是會成長的有機體。因此,就人格的成長、行為的模式、道德意識與價值觀的建立而論-亦即近年來引起廣泛注意的感情智力與道德智力所涉及的範疇,新生兒似乎如同一張白紙。在這白紙上逐漸顯現的圖樣,是經由隨時隨地的觀察、模仿、學習而低點繪成的。 孩子觀察、模仿與學習的對象,最早也最重要的自然非朝夕共處的父母莫屬。父母的言行、舉止,彼此間相互對待以及對待子女的方式,是不斷提供給孩子的最直接兒具體的示範,他們耳濡目染,有樣學樣,其深遠的影響力可想而知。因此,有心的父母應該將孩子的表現當作自我反省的一面鏡子:為什麼孩子粗魯沒禮貌?為什麼孩子蠻橫無理亂發脾氣?為什麼孩子唯我獨尊,從不為他人設想?為什麼孩子不肯努力付出想不勞而獲?為什麼孩子經常說謊諉過?為什麼孩子一味要好吃、好穿、好玩,只知道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做父母的如能坦誠地反躬自省,會發現許多這類『為什麼』的答案,在自己身上昭然若揭! 而孩子其他的一些惡性,也往往可尋出蛛絲馬跡,歸根到父母的影響。在外人眼裡,孩子常常就像他們父母的影子,這不單就相貌而言,而是整體形象予人的感覺:就像神情、語氣,以及舉手投足,肢體的小動作等等。「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相信每個人都說過或聽過類似的話。同樣的道理,孩子腦子裡的想法、價值觀等。表面上看不出來的東西,又豈能拖出父母巢臼? 所以,你期望孩子成長成什麼樣的人?除了說給他聽,更要做給他看!尤其在孩子又小時,大道理他未必聽的懂,給他看好榜樣,是最有效的方法。等孩子漸漸懂事,言教也必須輔以身教。如果父母口中高唱禮、義、廉、恥、誠、信、勤勉等等人生的大道理,卻不能身體力行,使自己的行為符合自己的說教,如此則言教只流於夸談、空言管教的效果必然是有限的。尤其甚者,父母言行不一,管教實不能使子女心服口服。久而久之,可能助長子女的叛逆心理,造成日後親子溝通上的障礙。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