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15, 2009

『親子教養篇』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親子教養篇』 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文/敖韻玲 這一兩年,媒體不斷報導許多無薪假、待業,以及畢業即失業的社會現象,令不少家長為孩子的未來感到憂心。欣欣今年小學二年級,媽媽想:該培養欣欣什麼能力,才能在多變不可預測的未來,使她能夠生存立足,而這樣的能力又是自己家中可以教導,不須花錢去外面求的呢? 從事教育工作的我,不管孩子多大,才能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學很多才藝、管緊一點、保護好一點,還是只管功課,讓他們考上好學校?……我想,教育的目的應該是使孩子具有較佳的生活適應能力,為未來做準備,不論何時、何地,環境如何變化,他們都有辦法掌握好,因此多元能力是必須的。 建議父母教育子女可以有下面重點: 1.學校的課業使孩子有知識,透過這些學習的過程可以在加強訓練孩子思 考、口語及文字表達。 2.使孩子有生活能力。能夠動手自己處理,不必假手他人,縱使經濟狀況愈 困難,也能設法安然度過。 3.使孩子有職業技能。這些技能除了預先了解、學習,更重要的是能實際執 行,不能眼高手低、光說不練。 4.培養孩子人際相處的社交能力、應變能力、抗壓力、調適力和自信心,遇 劇烈變化才能因應處理。 教育DIY 由於經濟不景氣,很多人的子女教育費也被迫縮減,如何運用有限資源教育子女,使孩子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不花錢、花少錢,生活中隨手可得的事物當教材是重點。 以每日孩子必須做的國語作業而言: 媽媽可以在欣欣完成每天回家功課後,和欣欣一起做統整討論,可以討論的內容如下: 1.了解這一課的課文意思嗎?大意是什麼? 2.眼睛閉起來想一想,有哪些生字?用筆寫看看,筆劃順序對嗎?這些生字 是什麼意思呢? 3.會用生字造詞、造句嗎?低年級的孩子,特別是初次學習造詞、造句的孩 子,通常不大明白位什麼要造詞造句。可以讓孩子先從口語的說話練習, 比方和孩子一起玩接龍遊戲,例如:「腳踏車」,接著說「我喜歡看爸爸一 起在河堤邊騎腳踏車」。或是用「車」來造車子、汽車、腳踏車等語詞。先 以口語練習,再轉換成文字,孩子比較能理解和運用。還可以用認字卡玩 撿紅點遊戲,翻到的字就要造詞、造句,或是寫出正確的字型。 至於中高年級的孩子,除了課本內容要理解熟練之外,還可以透過成語故事來增加國語文的能力,比方車」的成語有「前車之鑑」、「車水馬龍」,除了可以看課外書來補充學習,也可以經由網路配合輔助,視孩子的程度,每天練習五到十句。 教育延伸 父母可以讓孩子自由創作,把他印象最深刻的課文內容畫下來,完成後親子一起分享討論,藉以加深印象,練習口語表達。第二天,還可以拿出前一天的作品,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以建立自我修正的好習慣。

繼續閱讀 »

仁和物語~園長的話 5月15日

上星期五晚上的「母親節慶祝會-康乃馨之夜」在眾人的歡呼聲與掌聲中圓滿成功的畫上句話,藉著慶祝會全家提前過母親節,因著小朋友在台上的表現,大人小孩從中得到滿足、幸福與成就感,這種好心情全寫在給老師的話裡。 郁婷媽媽寫著「今晚小朋友們的表現都好棒喔!看了真令人感動。」柏睿媽媽「Dear:謝謝您們給了我一個快樂的夜晚,好感動(想哭了)!當了媽媽後,感受到母親的所有一切承擔,媽媽真是偉大的!」岳丞媽媽「今晚舉辦的母親節晚會,依舊是如此的感人。孩子臉上的笑容和說愛我們的表情很甜蜜;更感謝同時也是身為母親的老師們,您們辛苦的付出,為我們製造美好回憶。」怡君媽媽「看到孩子在台上的表演,真高興!她小小年紀竟然可以記住那麼多的動作、節拍、位置,真是佩服老師們的能力!」承禧媽媽「這個月份學校的指導,感受到孩子的甜言蜜語,甜滋滋的感覺,好幸福哦!」承翰媽媽「同時擁有2個孩子,養育是單個孩子的2倍,傷腦筋也是1個孩子的2倍,但祝福的話、得到的擁抱是別人的2倍,感覺好滿足、幸福洋溢的感覺哦!」(承禧、承翰是雙胞胎兄弟) 看了家長的回應,心裡也覺得很高興,辛苦是有代價的,當然不是為了得到掌聲才舉辦。慶祝會是教學活動的延伸,系列活動的一項,也是評量的方法之ㄧ。幼稚園小朋友年齡小,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情,藉著五月的到來與教學活動,為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情境,透過不同的活動,自然的流露出對父母的感恩之意,以具體行動學習說出、行出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不僅只在母親節,而是希望一年365天,每一天都是母親節,讓父母天天快樂,日日幸福,享受養兒育女的樂趣。 活動以音樂為主來呈現母親溫柔的特質,將平日音樂課程所學習到的,做統整組合,搭配不同的樂器,做為表演的節目。家長當晚看到的是成果,而過程的學習更是我們活動的重要課題,讓孩子了解享受成果的同時是必須學習付出的。我們的音樂教學,依照大中小班不同的年齡,給予不同的刺激。大班以直笛和太鼓為主,中班則是接觸鍵盤、鐵木琴和節奏樂器,小班為節奏樂器。小朋友平時在幼稚園接觸音樂的機會很多,除了音樂課以外,用餐時聽古典音樂,刷牙時有刷牙歌,午睡時有午睡的古典音樂,做體能時有體能音樂,益智遊戲時有輕音樂,不同的作息有不同的音樂,在生活中處處有音樂,音樂聲中有生活。 此次活動與崇信里和蔡旺詮議員服務處聯合舉辦,透過里長與議員的服務分發傳單,當晚社區人士參與非常踴躍,這是仁和創園35年來第一次與社區結合互動,感覺真好,藉著活動開啟仁和的大門,更感謝左鄰右舍、社區人士平時對我們的包容-孩子的吵雜聲、擴音聲與車輛的停放..等。 舉辦活動除了有熱情外,更要有計畫,才能使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教養孩子亦同,若是沒有計畫,年齡的增長與經驗不一定會畫上等號。學習是經驗的累積,成長必須付出的,父母的熱情、關心與態度才是孩子幸福的泉源-給孩子一片學習的天空。 祝 平 安 喜 樂 福 杯 滿 溢 Mandy 別忘了明天上午9點與仁和有約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