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y 2009

『親子教養篇』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親子教養篇』 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文/敖韻玲 這一兩年,媒體不斷報導許多無薪假、待業,以及畢業即失業的社會現象,令不少家長為孩子的未來感到憂心。欣欣今年小學二年級,媽媽想:該培養欣欣什麼能力,才能在多變不可預測的未來,使她能夠生存立足,而這樣的能力又是自己家中可以教導,不須花錢去外面求的呢? 從事教育工作的我,不管孩子多大,才能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學很多才藝、管緊一點、保護好一點,還是只管功課,讓他們考上好學校?……我想,教育的目的應該是使孩子具有較佳的生活適應能力,為未來做準備,不論何時、何地,環境如何變化,他們都有辦法掌握好,因此多元能力是必須的。 建議父母教育子女可以有下面重點: 1.學校的課業使孩子有知識,透過這些學習的過程可以在加強訓練孩子思 考、口語及文字表達。 2.使孩子有生活能力。能夠動手自己處理,不必假手他人,縱使經濟狀況愈 困難,也能設法安然度過。 3.使孩子有職業技能。這些技能除了預先了解、學習,更重要的是能實際執 行,不能眼高手低、光說不練。 4.培養孩子人際相處的社交能力、應變能力、抗壓力、調適力和自信心,遇 劇烈變化才能因應處理。 教育DIY 由於經濟不景氣,很多人的子女教育費也被迫縮減,如何運用有限資源教育子女,使孩子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不花錢、花少錢,生活中隨手可得的事物當教材是重點。 以每日孩子必須做的國語作業而言: 媽媽可以在欣欣完成每天回家功課後,和欣欣一起做統整討論,可以討論的內容如下: 1.了解這一課的課文意思嗎?大意是什麼? 2.眼睛閉起來想一想,有哪些生字?用筆寫看看,筆劃順序對嗎?這些生字 是什麼意思呢? 3.會用生字造詞、造句嗎?低年級的孩子,特別是初次學習造詞、造句的孩 子,通常不大明白位什麼要造詞造句。可以讓孩子先從口語的說話練習, 比方和孩子一起玩接龍遊戲,例如:「腳踏車」,接著說「我喜歡看爸爸一 起在河堤邊騎腳踏車」。或是用「車」來造車子、汽車、腳踏車等語詞。先 以口語練習,再轉換成文字,孩子比較能理解和運用。還可以用認字卡玩 撿紅點遊戲,翻到的字就要造詞、造句,或是寫出正確的字型。 至於中高年級的孩子,除了課本內容要理解熟練之外,還可以透過成語故事來增加國語文的能力,比方車」的成語有「前車之鑑」、「車水馬龍」,除了可以看課外書來補充學習,也可以經由網路配合輔助,視孩子的程度,每天練習五到十句。 教育延伸 父母可以讓孩子自由創作,把他印象最深刻的課文內容畫下來,完成後親子一起分享討論,藉以加深印象,練習口語表達。第二天,還可以拿出前一天的作品,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以建立自我修正的好習慣。

繼續閱讀 »

仁和物語~園長的話 5月15日

上星期五晚上的「母親節慶祝會-康乃馨之夜」在眾人的歡呼聲與掌聲中圓滿成功的畫上句話,藉著慶祝會全家提前過母親節,因著小朋友在台上的表現,大人小孩從中得到滿足、幸福與成就感,這種好心情全寫在給老師的話裡。 郁婷媽媽寫著「今晚小朋友們的表現都好棒喔!看了真令人感動。」柏睿媽媽「Dear:謝謝您們給了我一個快樂的夜晚,好感動(想哭了)!當了媽媽後,感受到母親的所有一切承擔,媽媽真是偉大的!」岳丞媽媽「今晚舉辦的母親節晚會,依舊是如此的感人。孩子臉上的笑容和說愛我們的表情很甜蜜;更感謝同時也是身為母親的老師們,您們辛苦的付出,為我們製造美好回憶。」怡君媽媽「看到孩子在台上的表演,真高興!她小小年紀竟然可以記住那麼多的動作、節拍、位置,真是佩服老師們的能力!」承禧媽媽「這個月份學校的指導,感受到孩子的甜言蜜語,甜滋滋的感覺,好幸福哦!」承翰媽媽「同時擁有2個孩子,養育是單個孩子的2倍,傷腦筋也是1個孩子的2倍,但祝福的話、得到的擁抱是別人的2倍,感覺好滿足、幸福洋溢的感覺哦!」(承禧、承翰是雙胞胎兄弟) 看了家長的回應,心裡也覺得很高興,辛苦是有代價的,當然不是為了得到掌聲才舉辦。慶祝會是教學活動的延伸,系列活動的一項,也是評量的方法之ㄧ。幼稚園小朋友年齡小,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情,藉著五月的到來與教學活動,為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情境,透過不同的活動,自然的流露出對父母的感恩之意,以具體行動學習說出、行出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不僅只在母親節,而是希望一年365天,每一天都是母親節,讓父母天天快樂,日日幸福,享受養兒育女的樂趣。 活動以音樂為主來呈現母親溫柔的特質,將平日音樂課程所學習到的,做統整組合,搭配不同的樂器,做為表演的節目。家長當晚看到的是成果,而過程的學習更是我們活動的重要課題,讓孩子了解享受成果的同時是必須學習付出的。我們的音樂教學,依照大中小班不同的年齡,給予不同的刺激。大班以直笛和太鼓為主,中班則是接觸鍵盤、鐵木琴和節奏樂器,小班為節奏樂器。小朋友平時在幼稚園接觸音樂的機會很多,除了音樂課以外,用餐時聽古典音樂,刷牙時有刷牙歌,午睡時有午睡的古典音樂,做體能時有體能音樂,益智遊戲時有輕音樂,不同的作息有不同的音樂,在生活中處處有音樂,音樂聲中有生活。 此次活動與崇信里和蔡旺詮議員服務處聯合舉辦,透過里長與議員的服務分發傳單,當晚社區人士參與非常踴躍,這是仁和創園35年來第一次與社區結合互動,感覺真好,藉著活動開啟仁和的大門,更感謝左鄰右舍、社區人士平時對我們的包容-孩子的吵雜聲、擴音聲與車輛的停放..等。 舉辦活動除了有熱情外,更要有計畫,才能使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教養孩子亦同,若是沒有計畫,年齡的增長與經驗不一定會畫上等號。學習是經驗的累積,成長必須付出的,父母的熱情、關心與態度才是孩子幸福的泉源-給孩子一片學習的天空。 祝 平 安 喜 樂 福 杯 滿 溢 Mandy 別忘了明天上午9點與仁和有約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母親節快樂

『親子教養篇』 母親節快樂 當你來到這個世界,她以手臂輕輕抱著保護你,你則以哭個像妖怪的聲音來謝謝她。 當你一歲時,她餵你也替你洗澡,你則以長夜大哭來謝謝她。 當你二歲時,她教你走路你會謝謝她,當她叫你時,卻溜得特別快。 當你三歲時,她滿懷愛心的做飯給你吃,你則以滿地食物來謝謝她。 當你四歲時,她教你繪畫,你則已滿間的彩色來謝謝她。 當你五歲時,她在假日幫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則以噗通掉到一塘泥淖裡謝謝她。 當你六歲時。她帶你去學校,你則以尖叫「我不去」來謝謝她。 當你七歲時,她給你個棒球,你則以打破鄰居的窗戶來謝謝她。 當你八歲時,她給你個冰淇淋,你以滿嘴的奶昔來謝謝她。 當你九歲時,她讓你學鋼琴,你則以不曾練習來謝謝她。 當你十歲時,她整天帶你去體育館踢足球及參加一個接一個的生日party,你則以頭以不回的跳出車外來謝謝她。 當你十一歲時,她帶你和朋友去看電影時,你則以要求她坐在不同排來謝謝她。 當你十二歲時,她警告你不要看某些TV shows時,你則以等到她離開時在注視這些TV shows。 在你十三歲的青少年時期,她建議你要去剪個頭髮時,你則以告訴她你一點品味也沒有。 當你十四歲時,她讓你去夏令營,你則以忘了寫封家書來謝謝她。 當你十五歲時,她工作回來並期待一個擁抱,你則以房門深鎖來謝謝她。 當你十六歲時,她教你如何開車,你以盡你所能的到處冒險來謝謝她。 當你十七歲時,她正在等一個重要電話時,你則以整夜電話中來謝謝她。 當你十八歲時,她讓你去受高中教育,你則以外宿到天明來謝謝她。 後來…..愈來愈大 你已經十九歲,她讓你去唸個大學,載你去學校帶著你的袋子,你則以在宿舍門外怕她會在你朋友面前蒙羞,就趕緊說再見的方式來答謝她。 當你已二十歲,她問你是否有約會,你則以那不關你的事來答謝她。 當你二十一歲,她建議你為你的未來找個好工作時,你則以「我才不想像你一樣的」口氣答謝她。 當你二十二歲,她在你的畢業典禮緊緊的擁抱你,你則問她是否要付錢讓你去歐洲遊學來謝謝她。 當你二十三歲,她替你的新公寓買個家俱,你則告訴你的朋友,它實在是醜得不像話。 當你二十四歲,她問你有關你的經濟及未來的計畫,你則是拖長聲音的來回謝她「媽~媽,你也拜託一下好不好,很煩ㄟ….」 當你二十五歲,她資助你的婚禮及高興的哭著對你說:她有多愛你,你則以搬離半個國家的距離隔絕她的方式來謝謝她。 當你已三十歲,她跟你說她想要有個孫子可以抱,,你則是非常謝謝她並跟她說「時代不同世事皆非了。」 當你已四十歲,她提醒你要記得一個親人的生日,你則是謝謝她的告訴你,「我現在真的真的很忙….忙到天昏地暗」 當你五十歲了,她身體不適,而且需要你多多關心她,你則是以自己已是深責大任的父母來回謝她。 然而有一天,她死了,你則發現你未替她做到任何事。 讓我們花些時間為我們所稱呼的「媽媽」關心付出,儘管有些人可能無法對她們的母親說出她們的愛,但她是無法可取的,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感情….. 也許她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或許有些想法真的與你不同,但她仍然是你的母親,最敬愛也最疼你的母親,她總是在這裡聽你訴說你的喜怒哀樂,但請試著問問你自己吧!你可有花足夠時間陪陪她?可曾給過一絲ㄧ毫的時間聽她說說看「他在廚房的困擾及疲勞?」你真的有嗎?請你靜下心來回想從你懂事到現在的一切種種…..母親對您的好。 以貼心、愛心、尊重的心來對待她時,你會發現你會看到不同的觀點,一旦錯失了,將只有美好回憶陪伴著你。而過去的遺憾也是不要將最貼心的人視為理所當然,請一輩子謹守住她們,假若沒有她們,生命將頓時失去意義。 請「珍惜」與父母親相處的時光,因為時空從不曾為任何人停留……

繼續閱讀 »

仁和物語~園長的話 5月8日

仁和物語 第十四週 園長的話 一年中的節日除了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還有母親節、婦女節、兒童節、警察節、父親節、教師節..等,其中最受大家重視的就屬母親節了。不論大家在怎麼忙,也都會抽空來慶祝,最常見的就是子女齊聚,請媽媽到餐廳用餐;買一份珍貴的禮物送給媽媽;或帶媽媽一起出遊等,以具體的行動表達對母親的謝意與敬意。 每年都有母親節,幼稚園當然也不能免俗,在這個偉大的日子裡,老師們用心的帶領孩子,引導他們如何來表達對媽媽的愛意?如何體會母親的辛苦?配合教學主題-美麗的康乃馨與節日的到來,設計了系列活動,除了讓孩子發表對媽媽的感謝之意,畫媽媽的畫像,還有護球活動,讓小朋友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穿著大人的T恤,把大氣球放在T恤裡,假裝球是小Baby,好好保護、照顧;製作「I Love U 立體卡片」,象徵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圓滿;幫媽媽洗手,觸摸媽媽的雙手,感受媽媽為家的付出….等,星期五晚上舉辦康乃馨之約,今年特別與蔡旺詮議員服務處、崇信里社區聯合舉辦,一起來慶祝這偉大的日子。 星期四晨間的品格教育故事時間,Kady媽咪分享「我永遠愛你」的繪本,分享後問小朋友如何表達對媽媽的愛意,孩子們的回答有要乖,幫媽媽做事、掃地、照顧妹妹、自己穿衣服、唱歌給媽媽聽、幫媽媽摺衣服等,只有敏茨說:「我要買保養品送給我媽媽。」師問:「為什麼?」「因為我媽媽太黑了!」Kady媽咪說:「我也很黑,那你要不要送我保養品?」敏茨沉默不語,再問:「那送你們Grace媽咪好不好?」孩子勉強的說:「好….啦!」哈哈!小朋友的回答可是有經過思考的。柏均爸爸在每週教學進度給老師的話這樣寫著:柏均問我『他是卵生還是胎生?爸爸說:胎生!柏均:錯!錯!我是卵生,因為我屬雞,雞會生蛋啊!』 藉著節日的到來,再一次的提醒為人子女如何適時的表達對父母的感謝是很重要的。有句諺語:「天上的神,不能到每一個家去關懷,因此,祂創造了母親,藉著母親把祂的愛送到每一個家庭中。用她的心、她的口、用她的手來扶持我們、幫助我們、塑造我們,教我們在社會上做個有用的人,在家裡也做個有用的人。 舉辦母親節相關活動,目的是希望孩子從小就將父母的養育之恩牢記心中,並能以行動具體的來表達。今晚的慶祝會,孩子們將以音樂、舞蹈、歌唱來表達對媽媽的謝意與愛意,不論他們表現如何,總是盡他們最大的努力,您一定不能錯過哦! 祝 平 安 喜 樂 福 杯 滿 溢 Mandy 別忘了今晚7點與仁和有約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