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好好教育他們,將來才能成為國家棟梁,社會中堅。只是過去對主人翁的界定其實很狹隘,強調的是學校科目的學習,並透過層層篩選培養出所謂的優秀知識份子,成為社會中少數的領導階層。
在傳統的人才養成過程裡,多數的兒童在一致的標準框架下學習,他們沒什麼機會真正認識自己,也就難以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向,只能依循父母師長的期待,並藉著考試成績來配對社會中的生存空間與價值。從當年國家整體發展的需求來看,這樣的人才培育機制或許有效果,但過度功利和單一的標準,卻壓抑了多數人主動學習的渴望,犧牲他們追求自我的權力,更不利於現代多元社會的發展。
近代的教育思潮主張回歸學習自主,應該依孩子的特性和志趣,自主探索學習的主題和內容,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也最能持久學習的方向。這個理想需要足夠的課程彈性,教學得擺脫僵化,評量更需要開放。憑良心說,這在台灣教育環境中不容易做到,尤其遇到到升學主義這個魔戒時,多數人是沒有勇氣去面對周遭壓力和未知的恐懼。
這幾年兒童節前,許多小學會翻轉上下課時間,讓學生玩痛快點,稍稍紓解平時學習的苦悶。可惜過了這天,孩子們似乎又得回到無奈無趣的學習。然而許多例子可驗證,只要用心設計,透過教學和評量的活化,並且給孩子更多學習自主的機會,即使有深度和難度的學習,一樣是可以快樂又有效的。
要真正培養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我們更該先培養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翁,讓他們找到明確的方向和更多的動機,感受學習的樂趣,才能在各個領域上不斷提昇自己,為社會帶來更多貢獻。
文/李萬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