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句小宇媽媽的慣用語:「小宇已經小二了吔!」言下之意,彷彿小學二年級就已經成熟得如二三十歲的成人。
「為什麼每次問他學校的課業或是生活裡的大問題時,他總要隨手抓枝鉛筆或橡皮擦這些小東西,在手裡搓揉、把玩;如果臨時抓不到東西,連自己的衣角也可以充數,就是不能專心聽大人說話。更糟糕的是,他還把這個壞習慣帶到學校去,老師叫他背課文,他還是像在家裡一樣,滿不在乎的玩起衣角。上課時,還會東摸摸、西弄弄,一點都不專心。」
說到這裡,小宇媽媽似乎喚醒了部分記憶:「雖然說他不專心,但他又事事能回答問題,仿佛他的腦袋是長在手指上,非得搓搓弄弄,動動手指,腦袋才會靈光。」
「哎呀!他為什麼不能跟其他小朋友一樣,乖乖的聽話,好好回答問題呢?小宇已經小二了吔!」媽媽還是改不了用慣用語作結論。
世界在指尖上
嬰兒在能駕馭語言、表達腦內的喜怒哀樂、奇思幻想之前,會用手指在生存環境裡慢慢伸出觸鬚,藉由把玩自己的手指、腳趾,抓爸爸臉上的眼鏡,偷襲媽媽烏溜溜的頭髮,來區分出你、我、他的界線。當孩子在長大些,動作開始聽命於腦內指揮,能敲擊、把玩鍋碗瓢盆,以及不同形狀的物品時,在觸摸的同時,也建構了腦內未來能區分、歸納、整合抽象概念的能力。
從嬰兒時期開始,一直到生命的終點,觸覺用不同的形態,持續且深遠的影響我們的學習。實驗研究發現,觸覺如視覺般,在學習、記憶上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光是操作積木這個小活動,就足以影響未來的數理和思考能力。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教育學教授沃夫肯追蹤研究三十七個托兒所小朋友長達十六年,於二○○六年發表了研究結果。當實驗開始時,這些小朋友只有四歲,研究團隊觀察、紀錄這些小朋友操作積木的情境。然後跟隨時光的步伐,一路搜集這些小朋友在三、五、七年級的學測結果,以及在校選修數理科和上課的情況,還有他們高中時期的學業表現。結果發現,四歲時積極投入、成熟運用積木的孩子,他們在七年級及高中的數理科成績,比起其他同儕表現明顯優異。
手動腦也動
二○○六年,北卡州立大學科學教育教授瓊斯的研究團隊,想要探知觸覺是否能幫助學生多記取學習內容,增進學習效率,於是邀請三十六名國、高中選修科學課程的學生參與觀察細菌實驗。一組學生藉由與顯微鏡相連的遙控器,能感覺到實驗進行中測量、推動、切割、觸摸所傳達回來的觸感。另一組學生只能透過遙控器得到視覺的回饋,而缺乏身歷其境的觸覺感。
實驗結束後,研究團隊請兩組學生填測試問券,結果發現,有觸覺回饋的學生,他們的測試結果明顯優異許多,而且覺得課程生動又有趣。
人類生命的歷程,必須不停的學習分辨地點、字彙、概念,以及人事物等不同程度的細微差異。從出生起,人類就藉由觸摸來了解具體的實物;隨著必智逐漸成熟,也能慢慢將這些經歷轉換到抽象的概念中。
從事教學訓練及方案、工具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卡培拉,以他在觸覺方面的十五年研究發現,動手操作的觸覺學習,是建構人們學習時不可或缺的四種思考能力的幕後推手。這四種思考能力分別是:區辨異同、發現事物運作間的模式、資訊整合,以及可以運用多元角度來思考。
觸覺不僅讓孩子在生活中、教室裡的學習更有效率,也可以讓他們的腦袋思考更靈光。因此,腦神經科學家要告訴小宇的媽媽,當小宇面臨課業、生活上的挑戰時,會直覺尋求觸覺的刺激,來幫助他能夠更專注的思考,面臨挑戰。對觸覺學習型的孩子而言,他們的腦袋是長在指尖上,手動了,腦才會跟著動。
腦神經科學家也提醒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上多設計一些動手操作和體驗的練習,不但學習時記得牢、學得快,更能喚起孩子追根究柢的熱忱。
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