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貨公司裡看見一個小男孩坐在地上哭鬧,吵著要吃冰淇淋,哭聲吸引路人的目光,大家都在看爸媽要如何處理這種窘境。
當下出面解決問題的是父親。爸爸走向小男孩,蹲下來摸摸他的頭,輕聲跟他說話,小男孩慢慢停止哭泣。這種景象有別於過去由母親擔負管教的情形,如今許多父親除了賺錢養家外,也相當重視與孩子的親密互動。
男女特質天生不同
這個世代的爸爸,在家庭中大都會分擔做家事、照顧孩子的責任,但未必做得很上手。我常聽見許多媽媽抱怨爸爸帶孩子帶得手忙腳亂。其實,別忽略了爸爸有著天生的男性特質,像是一次只能專注做一件事,不像媽媽可以同時做很多家事,這時爸爸可能會被嫌動作慢。又如:爸爸善於分析事情、理性多於感性的思考模式,卻容易被感性的媽媽說缺乏感情。
不管時代如何變化,爸爸在家庭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可提供孩子較為動態的遊戲、戶外運動;反之,媽媽則擅長教導家事操作、培養閱讀等靜態學習居多。因此,孩子在發展過程中,能習得爸爸的理性分析、拆裝組合物件、跟爸爸一起體驗戶外活動,相對的,在情感表達上可能較為壓抑,這部分就可從媽媽善於表達情感的女性特質來互補。
互相讚美彼此激勵
只要爸爸願意付出、陪伴孩子,媽媽就應多加鼓勵,尤其應注意,爸爸們受到先天的男性特質和上一代的教育養成影響,即使成為父親,最在意的仍是自尊心和面子的問題。
自尊是人類的基本需求,而自尊可藉由他人的肯定、鼓勵,與自己的表現成就中獲得,例如:被上司認同、被稱讚很會做菜等,都能提升自我價值感。
由於男性較擅長動手組裝、修繕物品,因而在家中多以行動來表達愛意,例如:修理馬桶、換燈泡、保養汽車等。但這些小動作容易被視為理所當然,一旦沒做好或動作慢就會被嫌棄。萬一太太脫口而出:「你怎麼連這種小事都不會,真沒用!」「請你幫忙帶個小孩都帶不好,你還會什麼?」這些話語會傷害爸爸的自尊心,使爸爸強烈的感受到被否定、自己是沒能力的人,隨之而來的就是負面情緒,卻又無法說出這種心情,只能悶在心裡。
想讓家庭感情更穩固,要讓爸爸覺得自己是家人的依靠,是有價值、被重視、被肯定的,經常讚美和甜言蜜語,會讓爸爸更有活力,也更樂於陪伴家人。當家人互相讚美肯定對方的努力時,對孩子也是一種「愛的表達示範」。
摘自國語日報 文/王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