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教育史上,孔子象徵著「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萬世師表典型。以六藝傳授學生三千多人,不論其階級、人品,凡是真心向學他皆來者不拒、誨人不倦。
春秋變局中,孔子力學濟世,曾為匡正社會而周遊列國,勸諫君王行道;晚年,整理古代文獻,奠定中華文化萬世不易的基石。民國二十八年教育部通令全國將孔子誕辰八月二十七日訂為教師節。後來經曆數及考紀專家將孔子誕辰換算為國曆應為九月二十八日;故於民國四十一年由行政院提請總統明令:孔子誕辰及教師節改為九月二十八日,以紀念至聖先師,並慰勞教師們經年的辛勞。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鄒邑(今山東曲阜)人,周靈王二十一年生,周敬王四十一年卒(西元前五五一至四七九年),享年七十三歲。與孔子先後降生於世的,有希臘的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及印度的釋迦牟尼,此時可謂東西方皆有聖人。
孔子三歲喪父,家境清苦,由母親撫養教育成人。十五歲立志為學,曾一度官任司寇,三個月使魯大治,夜不閉戶;他由工作環境內學習貴族禮儀,自官府典藏中博覽群書,學識更為精進。
春秋霸局時興、禮樂崩壞,孔子曾棄官遊說各國,顛沛流離只盼解決時弊,但一人之力難挽狂瀾。晚年他致力於整理典籍: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修春秋。其中影響最巨者為史書《春秋》,由於執筆嚴峻無私,令亂臣賊子畏懼。
學不厭、教不倦是至聖先師孔子的基本治學態度,而其中心思想則在「行仁」,從《論語》可見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從日常生活落實儒家精神的教育理念。孔子過世後,學生分散各地宣揚孔子學說,戰國時代孟子更發揚光大,以致西漢武帝獨尊儒術,孔子之道成為立人、安邦、治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