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 從過程獲得最大滿足

「跑步」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放學後偌大的操場,只有我一個人賣力跑著。學校裡的其他老師,天天看著操場上孤寂前進的人影,終於有人靠過來問:「跑步很辛苦吧?」其實對喜歡跑步的人來說,一點都不辛苦,反而越跑越輕鬆。

過一陣子,又有同事說:「唉,現在你成了『長跑健將』,什麼時候參加馬拉松,拿個獎牌回來?」不,我真的不想參加比賽。慢慢跑,快慢由自己決定,還可以利用機會觀照自我身心的狀態。例如:想起這天發生哪些愉快的事,接下來還可以做什麼自娛娛人的蠢事。這是訓練「自我對話」的好時機。但是,比賽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比賽會使我的慢跑喪失優閒逸趣。

我們的文化有一個迷思:學習要「全力以赴」,要迅速看到成果;凡事要見高下、比輸贏。舉例說,許多孩子學琴沒多久,就馬上報名參加比賽;他們選擇的彈奏曲目,往往是超齡、不合適的。

我服務的學校年年舉辦「全縣鋼琴大賽」,我常在臺下聆聽演奏,小參賽者的手指飛快的移動,曲目難度之高,教人匪夷所思,許多幼兒園孩子甚至跳級參加國小組。我不禁懷疑,這些孩子真的了解曲子傳達的旨趣嗎?更奇怪的是,臺灣諸多表現如此精湛、出眾的「神童」,國際上怎麼見不到多少臺籍的大音樂家?

輸人不輸陣,這樣的想法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好友退休後,迷上騎自行車,好強的他一見到我,馬上嚷著最近又騎了幾百公里、攻上哪個山頭,同行的小夥子個個不如他。其實,我想知道的是:騎單車帶給他多少愉悅?在山巔水湄他看到了哪些景致?旅途中又遇到什麼令人驚喜的人事物?可是,他的言談卻著重在路程的多寡、與同伴競速的輸贏。

比賽的輸贏,一旦成為人們生活的重心,執念便遮住眼、蒙住心,使人對生命中美麗的風景視而不見。為什麼不能只是為了沉浸美好的音樂而彈奏,為了痛快揮汗而騎車呢?

我們的教育也有「比個輸贏」的習慣,重視打分數、打等第;每個人都清楚標示「等級」,讓人得以分辨。反觀英國,小學生的成績單上不登載分數,教師寫的是「這個生已學會:{1}分數的加減{2}小數的加減……」,學到哪裡就記錄到哪裡,純粹記錄孩子學習的歷程,無關等第與輸贏。這成績單背後的教育觀,值得大家好好自我省思。

《世說新語》有一個故事:深夜下大雪,王徽之突然想起遠方友人戴安道,於是雇船打算夜訪。航行大半夜,終於到了朋友家,他卻未進友人家門且隨即返航。有人問他為何如此?他說:「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何必相見!」

是的,過程更引人入勝,別再鼓吹參加比賽了。我甘願當個自得其樂的「常跑健將」,就心滿意足了!

文/簡世明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