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看似熟悉,但卻有點陌生及似懂非懂的感覺。究竟品德是甚麼?
【何謂品德?】
若將「品德」二字剖析來看:「品」,人的操行、本質;「德」,指人行為正直,品性善良。而將「品德」二字一併來看,亦即是指人行為正直,品性善良。
現代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學術成就,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品德培育,致使一些良好品德如誠實、守信、尊重、禮貌、勤奮、責任、公正、關愛等重要的品格,其重要性逐漸被削弱。其實,人的道德品格的養成是從零歲開始的,嬰幼兒期是品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期。
一切從家庭開始
剛出生的嬰兒沒有對錯觀念,不知道甚麼行為是可以做的,甚麼是不可以做的,其道德判斷可說是「無規範期」。
2歲至5歲的幼兒開始了解規則的存在,他們會模仿年長的孩子來遵守規則,以免受罰。因此,幼兒階段的孩子,所建立的是非標準是來自家長,例如:
「要與別人分享」、「上車要排隊」…
「要誠實有禮」、「不可說謊」…
「不能欺負別人」、「不可搶妹妹的玩具」…
「要關心他人的感受」,「要與弟弟一起玩」…
孩子會根據家長的規則來界定某些行為的對與錯,並且學會將一些來自家長的教誨運用到自己身上,逐漸形成孩子的品格。
培養孩子品德的方法【示範好品德】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示範好品德,孩子就有活生生的例子知道如何實踐好品德。例如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誠信,家長除了提醒孩子守信用的重要性外,亦要以身作則,不可信口開河,要實踐對孩子的承諾,讓孩子在生活中親身體驗誠信的實在!
【讚美好品德】
當孩子表現出好品德時,家長可具體指出孩子哪些言行和態度示範了良好品德的特質,例如孩子主動與碰面的鄰居打招呼,家長可讚賞孩子的主動、誠懇、有禮、勇敢等良好品德,並解釋這些好品德如何使他和別人都受益,這樣便能鼓勵孩子繼續表現好品德。
【分享好品德】
家長可以利用晚餐或親子的時間,與孩子分享自己如何應用了好品
德,並因這些好品德為別人及自己帶來怎樣的好處。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便能塑造出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