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陪孩子成長是父母的責任

雙薪家庭對幼兒最大的影響,就是多數的孩子都被迫托育,無法全程由爸媽負責照顧。根據新北市保母協會的粗略估計,約有一成五的受託兒是二十四小時被托育。亦即,在台灣都會地區,有相當高比例的嬰幼兒是長年居住在原生家庭以外的地方。這種奇特的家庭型態對孩子的成長與教養會產生何種影響,頗值得關注。而如何扮演「假日父母」也是本月號要探討的主題之一。



雖然三歲定終身的說法失之於籠統,但研究顯示,孩子幼年期所受到的刺激和教導,確實會對其產生長遠的影響。從生理上觀察,腦部的重量在出生時約400公克,是成人腦容量的1/4;6個月大時則增加至1/2;1歲時再成長為2/3;2歲時即已達3/4;3歲時則進展至4/5。此外,腦科學也證實,腦神經傳導的速度與活力,決定了腦的效能;而腦神經網絡的複雜度則是由先天亦傳與後天環境的交互影響所決定。因此,既然刺激幼兒腦部發展的後天環境至關重要,爸爸媽媽們又怎能將此一重責託付他人呢?

再者,從感情上論,寶寶在娘胎時就已經開始發展聽覺,他會熟悉母親的聲音,並透過肌膚與觸覺,感覺到母親對他的撫摸。出生後,他會慢認得照顧者的臉龐,並對此人產生感情上的依附關係。而這種關係涉及了孩子成長之後是否有安全感,以及對人的信任感的發展。因此,在此階段頻頻替換照顧者,或將依附關係建立在父母以外的其他人身上,恐怕不是照顧幼兒最好的方法與選擇。所以,家長們千萬別以為嬰幼兒反正不懂事,或是長大之後對這個年紀所發生的事多半不復有記憶,而輕忽了孩子對爸爸媽媽的需要。特別是三歲以下的低年齡層幼兒,父母更應該要對孩子付出更多的關注。

我們想提醒家長們,如果因為工作需要而被迫托嬰,應儘量避免二十四小時托育,最好每天都能親自陪伴與照顧孩子一段時間。親子關係是日積月累慢慢營造起來的,如果辛苦工作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品質,那麼,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絕對是創造更良善的生活品質的關鍵。

文/摘自學前教育月刊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