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在生活中培養同理心

想要培養同理心,有許多作法,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在生活中,實際去體會別人的感覺,學習從對方的觀點來看事情。
發展心理學家最近在實驗上看到同理心跟孩子情緒發展有重要的關係,因此鼓勵父母盡早教。但是很多父母來信問:孩子這麼小,怎麼教?這是很好的問題,小孩子當然不能說教,說教也是最沒有效的方式,但是可以從實際生活體驗中,讓孩子去瞭解同理心。

以生活實例體會他人感受

最近在報上看到一個培養孩子同理心很好的新聞。有個基金會帶獨居老人到台北市一所國小去重溫作小學生的感覺,也同時教小朋友如何和老人相處,感受老人生活上的不便,使以後對老人動作慢會更有耐心。有一個四年級的女生看到老阿嬤不識字,把兩個月的藥半個月就吃光了,就在阿嬤早上吃的藥袋上畫了一雙公雞,表示是早上,因為公雞啼晨,晚上吃的藥袋上畫了一個月亮,表示是晚上,因為月亮出來了。

圖畫是最原始的溝通媒介,老人家即使不識字也不會吃錯藥了。問她為什麼想到這個點子?她說:假如我不認得字,我怎麼知道哪一種藥是早上吃的?哪一種是晚上吃的?沒有人可以念給我聽時,我該怎麼辦?這就是同理心。所以培養孩子同理心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在生活中,實際去體會別人的感覺,學習從對方的觀點來看事情。

將心比心,內化成品德

感同身受是生命教育和品德教育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很強的內化動力,父母親可以用假設句「假如你今天一天都沒有吃飯,你會不會很餓?如果有人分你一塊麵包,你會不會很感激?」慢慢引導孩子瞭解別人的感覺。幼稚園小朋友在搶玩具時,老師便可以問他們:手上的玩具,玩到一半被別人搶走時是什麼感覺?打人時,被打的人是什麼感覺?等等,教他們:你不喜歡這,所以你也不要對別人這樣。

老祖宗三千年前講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三千年後,仍是行為的圭臬。這樣教的效果比打罵更好,因為打罵只是暫時使這行為不出現,心中沒有認同,便不能內化為品德。實驗發現越早有同理心的孩子到四年級測試時,學業成績和IQ都比較高,因為學習非常受情境的影響,有同理心的孩子EQ高、有人氣,喜歡上學,學業成績自然就高了。

孩子品德好,自然守紀律

現在世界各國都在改變教學方式,都朝向活潑主動的學習和教學方式走去。有家長擔心活潑教學和紀律會有衝突,其實不會,因為不論活不活潑,所有的教學都得先有紀律才能教,品德和紀律是一體的兩面,品德好的孩子自然守紀律。孩子必須先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老師才能帶孩子去戶外教學,也才能在教室中用互動式的方式上課。例如學生必須先知道發言要舉手、小組討論時要輕聲細語,才不會干擾到別人,因此兩者不衝突。

另外一個教同理心很好的方式就是戲劇,但是在台灣比較難做到,因為學校課程排得太緊了,沒有時間可以排練,但是可以利用社團來進行。

有同理心,情緒不易偏極端

目前我們台灣在同理心上的教學很不足,孩子常用哭鬧耍賴的方式來達到他的目的,長大後,這種處理情緒的方式易使他走極端: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就把它毀掉,使別人也得不到。孩子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懂得多,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盡早教,反正不懂無害,但是若懂了,終身受用。

大腦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好習慣會內化成他的品格,而壞習慣養成了,也不容易改。從動物實驗上得知,一個被消除(extinct)的行為,會有「自然回復」(spontaneous recovery)的現象,三不五時會再出現一下,只是強度沒有原始的行為那麼強而已,所以使孩子一開始就不要有壞習慣是很重要的事,中國人說「慎始」就是這個意思。

從幼兒奠基,為品德教育扎根

一個有遠見的政府會把經費投注在幼教,因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瑞典政府給父母很長的育嬰假,孩子一出生,父母可以請一年半的有薪親職假,而且父母兩人都可以請。從表面看起來,政府好像在花大錢,但是長遠來看,國家省更多,因為不必蓋監獄,而且國民品德好了,社會比較安定和樂。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一直是我們的理想,但是要老有所終,先要幼有所養,朝野不應吵老人年金的加碼,國家才有生產力,老人才有年金可享。

文/洪蘭教授 摘自學前月刊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