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從幼兒期就要開始,5歲壞習慣已養成,就來不及改了
在台灣,有檢察官帶警察到幼兒園去審問小朋友。大人本來應該是孩子行為的榜樣,想不到反而更衝動,更沒有理智。
大腦研究顯示,人的情緒是由自己控制的,而情緒控制的教育更要從小開始。研究發現,5歲壞習慣已養成,就來不及改了。 孩子需要在一個情緒上感到安全的環境裡,表達他的憤怒、失望、悲哀和傷痛。父母只要在自己遭受挫折時,保持情緒的穩定,就可以提供孩子這個安全感。
在大腦發展上,情緒可以被控制,但訓練要及早。有一個研究發現教導孩子情緒控制最佳的時期,是出生六個月到一歲半、二歲的時候(即《顏氏家訓》說的「教婦初來,教兒嬰孩」),三歲以後,大腦敏感度的曲線開始下降,四歲趨平,五歲時壞習慣已養成,很難改了。
從幼兒期開始一點也不早 為什麼要這麼早教?因為幼兒期的學習,是不費力的內隱學習,大腦中司模仿的鏡像神經元,會把看到的行為自動登錄在神經連接的突觸上,每次神經迴路活化,這個行為就被強化一次。 又因為這是最原始的學習,動物也有,因此英文有monkey see, monkey do,中文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上樑不正下樑歪」等俗語,所以大人的榜樣非常重要。
曾有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不順心時便摔東西,而且只摔別人的東西不摔自己的。有一天父親來接孩子,老師問起來,父親苦笑說:「我太太一發脾氣就摔東西,而且只摔我的東西。」老師很驚訝小孩子學得這麼徹底,連母親摔別人的東西都學到了。
情緒控制在自己的身上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免不了會發脾氣,因此人要讀書,修身養性來變化氣質。其實人只要看到自己生命的目的,便不會輕易動怒,招來殺身之禍。韓信能忍胯下之辱,因為他有抱負,在等待機會成大業,所以不跟市井小人一般見識,因此大丈夫才能屈能伸。
大腦的研究顯示,人的情緒是控制在自己的手上,因為情緒迴路的活化在於人當下的意念,每一個人都是過去經驗的總和,過去的經驗造成現在的你,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五十六歲是做CEO最好的年齡,因為情緒的控制已經爐火純青,不受別人激將法的挑釁了。 人讀書是為了超越動物的本性,當人人腹有詩書時,社會自然就安寧了。
摘自 洪蘭《什麼才是人生最值得的事》/ 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