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13, 2017

園長的話 – 讓愛隨著時間累積

五月是一個充滿溫馨和愛的月份,因為五月是家庭月,還有一個令人期待又有愛的節日。因著母親節的到來,這一、二週校園裡瀰漫著濃濃的節日氣氛,除了母親節的布置外,到處可見懷孕的小小孩。孩子們將氣球藏在衣服裡,巧扮懷孕中的媽媽,覺得好玩又有趣,老師說要小心呵護著,大家異口同聲的說「知道了」,話才說完,立馬就聽到有氣球的爆破聲,老師說「一定要小心照顧才行喲,不然肚子裡的寶寶會跑出來的哦~」 老師們用心的設計教學活動,讓孩子透過體驗、觀察、紀錄,學習感恩與表達的機會,不論是用畫筆、口述或行動,都是一個愛的功課,這功課若能從小養成,習慣就會成自然,不會愛在心裡口難開了。 問小朋友:媽媽最喜歡什麼?中大班孩子知道,此時的他們沒有經濟能力,不能買任何禮物送給媽媽,那你們覺得媽媽最喜歡她的寶貝送什麼禮物呢?彥宜-聽話的孩子;昱崴-認真的孩子;還有不會吵架的孩子;不會賴床的孩子;不會亂哭的孩子;會體貼的孩子…,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有困難,需時常、提醒練習才行! 前幾天收到一部影片,片名是「特殊的招聘」,工作內容為~是擔任運營總監,要做很多活,要有耐性、責任心,首先要有充沛的體力,長時間站著,還要經常彎腰,一周7天,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幾乎都在工作狀態;具備談判技能、人際交往能力,還需有金融、烹飪、醫療、文藝方面的才能,而且要放棄現有的生活。每位應徵者聽到這裡都很無奈,無法相信竟然會有這樣的工作,太不合理了。說:無論多少薪資,我都不會去做的,這工作太辛苦了!但,這份辛苦的工作,世界上卻有數億人願意去做,知道是誰嗎?答案是~媽媽。 是啊~媽媽的愛,比山高、比水深,為了孩子們不辭辛苦、不計代價的付出,母愛的偉大可見一般,是上帝派來守護孩子的天使。 「青青的草地藍藍天,多美麗的世界,…我一天天長大,你一天天老,世界也變得更遼闊;從今往後讓我牽你帶你走,換你當我的寶貝。媽媽是我的寶貝」媽媽的寶貝這首歌,歌詞淺顯易懂,好聽又易唱,是近日校園最夯的歌,尤其是小孩們挺著肚子,吟唱此首歌,臉上又掛著可愛的笑容時,最令人感動了! 今日上午的慶祝會,孩子們藉著唱歌、表演,來表達對媽媽的謝意與愛意,但願這份愛隨著時間的累積,愈來愈濃,深藏在心裡,到老都不變。 祝福大家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擁抱對孩子的意義

根據幼兒發展的研究,觸覺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能力,剛出生的嬰兒很喜歡被觸摸,因為透過觸摸寶寶會感覺被安撫,會有愛與安全的感覺,所以給寶寶的觸摸與擁抱是愈多愈好。 擁抱的力量「擁抱」對寶寶到底有什麼影響呢?先來看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發生在澳洲,一位澳洲婦人懷孕27周早產生下龍鳳胎,男嬰出生20分鐘後醫師宣告他夭折,但不捨的媽媽將男嬰抱在胸口道別,並不斷和他說話,沒想到2小時後,男嬰竟然奇蹟似地恢復呼吸,目前已是個健康的寶寶。 第二個例子發生在台中市,一位媽媽也是早產生下只有500多公克的龍鳳胎,媽咪學習袋鼠媽媽經常將兩個寶寶抱在懷中,讓寶寶感受媽媽的心跳與體溫,兩個嬰兒也順利長大。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心理學家已證實,擁抱具有心理治療的能力,可以促進健康、快樂、安定感。幼兒階段:持續擁抱建立愛與安全感 如果問家長你抱過孩子嗎?多數人的答案會是:抱過。因為在嬰兒時期多數家長會抱孩子,但隨著孩子年齡漸長,抱孩子的機率就愈少,所以若再問家長孩子上幼稚園或小學之後有持續給予擁抱嗎?給肯定答案的家長人數一定銳減。其實孩子除了嬰兒時期需要抱抱,幼兒時期也一樣不能缺,甚至到長大成人也都需要擁抱。 1歲左右的幼兒正處於人際關係萌芽階段,此時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寶寶的愛與安全感,擁抱是很好的表達方式,當寶寶覺得自己是個被愛的人,如此才能發展出相信人的基礎,接下來才能在相信人的基礎之下開始發展第一步的人際關係。另外,多擁抱也可以降低幼兒階段孩子的分離焦慮感,黃秀琦老師表示,從2、3歲開始,孩子陸續就要進入托兒所或幼稚園,面對陌生的環境以及需要與親近的人分離,通常分離焦慮感會很嚴重,透過平日多多的擁抱,是可以有效降低分離焦慮感。建議家長每天可在固定的時間,例如孩子早上起床時、出門上學前、放學回家後以及睡前都給孩子一個愛的抱抱,讓孩子一方面感受父母的愛與溫暖,也因有固定的時間,可讓孩子有所期待。當然,除了這些固定的時間外,家長也可以視情況給予擁抱,重點是每次與孩子擁抱時,家長要帶著愉快的心情與專注力,孩子是很敏感的,他可以透過這種無言的交流感受到你的愛,反之,若家長以敷衍心態或帶著怒氣擁抱孩子,孩子也能敏銳的感受。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例如孩子早上起床時、出門上學前、放學回家後以及睡前都給孩子一個愛的抱抱,讓孩子一方面感受父母的愛與溫暖,也因有固定的時間,可讓孩子有所期待。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