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February 24, 2013

園長的話 – 觀喜過年 開心收假

很快的,長達九天的春節假期過了,本星期恢復上課,原本擔心孩子們會有放假症候群,但卻出乎意料,表現值得按「讚」,除了一兩個需要安撫外,小朋友一早來園,看到多日未見的朋友,開心的道早問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分享著過年好玩的趣事,看著這一群可愛的小天使,整個心都溫暖起來。孩子的笑聲、叫聲與嬉戲聲,讓仁和的園地又充滿了朝氣與活力。 每年春節,各縣市政府都會卯足勁兒,規劃行銷地方特色的景點,吸引遊客利用春節出外「行春」。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台南市政府規劃了2013台南真有春~迎花春-台南百花季,台南公園、南瀛綠都心、安定花海節;藝術春-台南鼓樂節、三D魔幻聲光秀;祈福春-鹽水蜂炮;遊賞春-台南十大黃金路線;九天假期,天天好天氣,各地湧入人潮,遊客擠爆各大風景區。 Mandy也和姊妹們相約外出走春,到走馬瀨看熱氣球,為了避免人潮,一大早就去,沒想到就算提早到,還是人山人海,人潮、車潮塞爆了!坐不到熱氣球,卻坐了牛車,一行人包了一台牛車,看著牛拖著一車的人,緩緩的往前行,真是於心不忍,還好只坐一小段路,坐的時候想起了「坐飛機」的囝仔歌~坐飛機,看天頂,坐大船,看海湧,坐火車,看風景,坐公車,錢卡省,坐牛車,順續挽龍眼~。雖然農場裡每個景點的遊樂區排隊都得排很久,不過還是覺得很快樂,真鬧熱。 不僅各風景區人潮多要排隊,連有名的美食店,人潮多到排隊需花一小時,第一次體驗到有錢買不到東西吃,餓到腿軟。 年假過後這星期好熱鬧、好開心,星期二、三帶小朋友拜訪台南公園的迎花春,孩子們蹦蹦跳跳、開開心心的欣賞著公園裡的花,美麗的花朵吸引著孩子們,異口同聲說:「好漂亮的花啊!」,公園裡因著有寶貝們的加入,更增添熱鬧的花意。 星期四2月21日是「世界母語日」,將每年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是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仁和為了讓孩子學習母語-台語,每學期均提供了12首台灣囝仔歌,讓孩子從吟念中學習,還有聽說台語的機會。每年在世界母語日當天舉辦本土語言表演會。雖然寶貝們不一定了解或使用,但接觸本土語言,就等於傳承到其中的文化,讓寶貝了解自己的根源和以前的歷史,像元宵暝的兒歌~「正月十五元宵暝,拿一支古仔燈去逛街,東門行行,西門逛逛,古仔燈愈來遂那多,親像滿天的金星,在使目尾」,短短幾句,便傳達出古早時過元宵節提燈籠的熱鬧氣氛,無論爸爸媽媽的母語是那一種,平常在家裡也可以多和寶貝們用母語溝通,讓他們了解自己文化和家族的歷史喔。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世界母語日

世界母語日的誕生與孟加拉捍衛語言權力的運動密不可分。1947年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國家,當時的巴基斯坦包括兩部分,東巴基斯坦為孟加拉,西巴基斯坦則是今日的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在東巴基斯坦人們使用孟加拉語,而在西巴基斯坦主要使用以烏爾都語為主的4種語言。  因為巴基斯坦將烏爾都語作為唯一的官方語言,此舉引起東巴基斯坦強烈的不滿,也因此孟加拉民眾發起捍衛語言權力的運動。而1952年2月21日許多參與此次運動的民眾在達卡(今孟加拉國首都)被捕,且有數名示威者在這次的衝突事件中犧牲;故國際社會稱這些犧牲者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為語言犧牲的語文烈士」。    在孟加拉獨立後,即為這幾位語文烈士建立紀念碑,而他們的壯烈犧牲也喚醒了大眾對孟加拉語言文化的重視。於是1956年,巴基斯坦憲法規定孟加拉語和烏爾都語同時列為官方語言。另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1999年第30屆大會上決定將每年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及多語種化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