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 淺談五歲、六歲、七歲孩子的心理樣貌(下)

這幾年的觀察發現,孩子越來越聰明,媽媽越來越招架不住。孩子犯錯,父母只希望孩子能夠道歉並且善後,但是孩子總有千百個理由來解釋自己的錯誤,甚至是以一句「不知道」來應付所有狀況。媽媽們被孩子「惹毛」後,除了發脾氣外,卻苦無其他方法,而孩子卻也依然故我。就當作孩子自己在找台階下吧!

 但是這「台階」應該是父母給,而不是讓孩子為了逃避責罰而找的藉口。其實每個孩子犯錯時都知道自己錯了,但是「趨吉避凶」的心理,但孩子在心中早已盤算出對於父母的每種反應應有的作為,所以父母不論如何講理、如何責罵,孩子總有適當的「劇本」來跟父母應對,所以處理孩子的問題,我們應該採取「不按牌理出牌」的原則:

1.先稱讚後講理: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爸媽的眼中盡是孩子的錯誤,因此忽略了孩子小小的優點,例如孩子不願意練習生字,竟然在生字簿上開始塗鴉,如果您一看到就開始責罵,那麼您就中了孩子的計了!因為您責罵的時間孩子也不用寫生字啊!換個角度來看,您是否看出孩子畫得是甚麼?有沒有畫出個漂亮的圓?或者畫出了故事?甚至是每個格子都畫到了?由於孩子並不會預期您會讚美他,所以您從這些點來稱讚孩子,孩子反而不知所措,準備跟您反抗的心防才會卸下,這時候您說甚麼孩子才會願意接受。當孩子接受稱讚,心裡還飄飄然的時候,您可以開始告訴他正確的做法,以及將來再犯錯時的處罰。從大腦科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先讓大腦獲得愉快的感覺,之後的訊息較能夠容易記得住並且執行。

2.協助善後:當孩子知道錯了之後,並非道個歉或是說句「我下次不會再犯錯了」就可以結束,必須讓孩子學習如何善後。以前一段寫生字的問題來看,媽媽千萬不要在孩子道歉後,就自己拿出橡皮擦幫孩子把生字簿擦乾淨,然後再拿筆給孩子,「請」他好好寫字!我們應給予機會教育,提升孩子的獨立性,只要問孩子「那麼你應該怎麼做?」讓孩子自己想想如何善後,而我們的協助也僅止於提醒而已,並非出手幫孩子完成。對孩子來說,自己處理犯下的錯誤除了培養負責任的態度外,其實也是讓孩子在善後的過程中,體驗犯錯的代價,這有助於孩子自我約束能力的提升!

3.善後別忘記稱讚:父母常犯的錯是在孩子把事情完成後開始有意無意地跟孩子說「看吧!不要亂塗鴉,好好寫字不就好了嗎?就不會浪費那麼多時間!你看,已經那麼晚了!」當孩子為了錯誤而彌補後,又受到媽媽「落井下石」的數落,千萬別認為孩子以後不會犯錯,孩子心裡想得可是「下次犯錯怎麼逃過媽媽的『法眼』」,因此,當孩子把生字簿擦乾淨、把字寫好,或者心甘情願把課文讀完後,請針對孩子的優秀表現給予讚賞,一句「字寫得比較整理囉!」「你背書的聲音很好聽!」這都是正面積極鼓勵孩子維持優良表現的作法,雖然不見得下一次孩子就會不犯錯,但是根據研究,對孩子採用稱讚的方式改善孩子的行為,要比處罰的方式來得時間較為縮短,因此父母也會比較輕鬆!

要執行這樣的方法,必須請爸爸媽媽先練習「稱讚」,因此從現在開始,您必須設想孩子會給您惹出的麻煩事,然後想想第一句話該如何稱讚孩子。同時您也必須從身邊的人開始練習稱讚,不論您的另一半、父母或是同事,甚至是您自己,一大早看到鏡子中蓬頭垢面的您,是否能夠講出一句稱讚自己的話─「哇!這髮型真是時尚啊!」

稱讚,不只讓對方大腦中的多巴胺激增,讓對方感到快樂,您的大腦也會感受對方的情緒,多巴胺同樣也會升高,也就是說,稱讚別人對自己的情緒也是有益的。當我們能夠稱讚孩子的表現,不僅孩子更為正向、樂觀,而且更願意接受父母的意見!對我們來說,我們才能看
到孩子可愛的一面,親子關係將能更為緊密!

관련 문서
지난 기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