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 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功能關係著孩子的成長,是孩子學習、適應環境及情緒反應的根基,你的寶寶打好基礎了嗎?

【發展核心感覺系統】
小安已經上大班了,在幼兒園裡總是碰碰撞撞,不是弄傷別人,就是自己撞到桌椅:在學校睡午覺和夜晚上床時都很難入睡:脾氣易怒,畫畫或玩玩具時常常因為反應不靈活、做不好而生氣。小安的行為讓老師和爸媽都傷透腦筋。

小安的行為並非無法改善。早在40多年前,美國職能治療師A.Jean Ayres博士就針對智能正常,也沒有腦傷或明顯神經系統問題,但在學習、行為或情緒上有問題的兒童,投入研究,建立了一套解釋神經系統與兒童學習、行為問題之關係的理論及治療原則,也就是所謂的感覺統合理論(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簡稱SI)與感覺統合治療。

【感覺統合是什麼?】
Ayres博士認為,七歲以前的人腦一部感覺處理機,對外界事物的感受,主要是來自感覺印象。孩子在這段年紀裡,經常動個不停,忙著尋找感覺刺激,是他們的感覺運動發展期。如果能透過適當的活動,獲得感覺運動的經驗,對日後適應社會所需具備的能力,將有極大的幫助。

【感統基本定義】
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神經功能,我們的神經系統組織,處理並詮釋來自環境的感覺訊息,或來自我們的身體的感覺訊息(包括內臟、皮膚、肌肉關節及內耳前庭接受器等),以便對環境和自我的動作或身體位置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做出適當的互動和學習。不論大人或小孩在清醒或睡眠狀態時,我們都會接收到腦波所傳遞出的訊息,讓我們感受到身體的狀況,進而處理身體所發出的訊息。感覺系統雖多,但就感覺統合理論而言,觸覺、前庭平衡覺及動覺是核心感覺系統。

【促進嬰幼兒感統發展入門法】
適宜的玩具或遊戲,能幫助孩子發展。感覺統合專家高麗芷指出,玩具或遊戲可促使孩子觀察、探索、創造,發展更順利。至於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多數有觸覺依賴、觸覺遲鈍、觸覺防禦、聽知覺失調、視知覺失調、前調適功能不足、動作計畫困難等不同或多重的問題,透過玩具或針對障礙設計的遊戲,也能達到輔助改善的功能。

寶寶出生後,讓他接觸多元感覺刺激,使大腦獲得完整的啓發,對日後的發展有莫大幫助。父母可從五個感覺系統開始提供孩子適宜的玩具或遊戲。
提升五感的玩具或遊戲

【觸覺 抱抱親親最基本】
新生兒的腦部觸覺中樞尚未分化,所以無法分辬身體何被觸摸。父母經常擁抱、撫摸、按摩、親吻寶寶,或是寶寶自己主動碰觸玩具、摸索環境、吸吮及輕咬手指與腳指,將使感覺皮質區逐漸成熟,指尖辬識能力就靈敏了。

【聽覺 耳聽八方 奠定聽知筧與語言發展】
嬰兒出生就具備一聽到聲音,頭就會轉向聲源的能力,將聽覺與視覺的訊息統合起來。當寶寶搞清楚聲響由何處發出,瞭解周遭人說話的意涵時,表示聽知覺正在增長。音樂玩具或遊戲有助聽覺發展。
視覺 眼睛敏銳 學習更靈活

0~3歲是視力及視知覺發展的關鍵期。色彩鮮艷、不同造型的玩具,吸引孩子注視。滾動中或被拋擲在空中的球,都能燃起寶寶視覺追蹤的慾望,提供眼內睫狀肌靈活協調的機會,培養眼球的靈活,同時促進視力的發展。常將玩具拼合、組裝,也可增進視知覺。

【動覺 動手動腳 身手矯健】
嬰幼兒正值動作發展的高峰期,寶寶雙手多多操作玩具及遊戲設備,可讓精細動作協調:腿部常常運動,可操練粗動作的技巧。反覆嘗試,動覺更敏銳,動作也覺得更快。

【前庭平衡覺 各種刺激 提升腦效能】
嬰兒喜歡躺在搖籃或父母懷抱中安穩地入睡。清醒時,嬰兒酷愛騎木馬、溜滑梯、盪鞦韆、坐旋轉地球。緩和的前庭刺激,幫助寶寶情緒平靜:強烈的前庭刺激,幫助寶寶建立正常的肌肉張力,對體態的堅挺、學習時的專注都有助益。

文/摘自學前月刊

関連記事
過去の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