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 —-和老師溝通的三個訣竅—-續

每當孩子來到一個新的班級,父母應該做的,是幫助老師了解你的孩子。

【第一步】幫助老師了解你的孩子

建議家長在一開學,就能尋找適合的時機(例如班親會),去認識孩子的老師。你可以及早告訴老師關於你孩子的特質,或是他可能有什麼特殊的狀況,需要哪些幫助。例如,你的孩子在上小學前,從來沒有去補習過英文或注音符號,也許在一開始,他需要老師更多的協助與耐心。

你也可以問問老師,有什麼事情,是老師希望父母在家裡可以協助孩子的。對老師打開你的心胸,表現出你對孩子學習的關心,是很重要的。

【第二步】親師互動要有情、理、法的概念

許多親師間的衝突,往往來自於彼此缺乏情感的基礎,就直接訴諸理、法上的爭辯,結果弄得親師關係惡化到不可收拾。

親職專家楊俐容認為,情的基礎很重要,親師之間存款要夠,碰到事情才有辦法提款。

建議家長,平常多肯定老師的努力、老師的用心,給老師多點鼓勵。楊俐容以自已為例,長期以來,他都會經常寫正式的書信給兩個女兒的老師,主要目的是肯定、鼓勵老師,也幫助老師了解他的孩子。

當老師需要家長當志工協助時,例如校外教學需要家長協助照顧孩子安全,或是學校運動會、校慶、競賽等,需要家長參與,都是你表達對學校、老師支持,建立良性互動的機會。

先建立情感的基礎,再來就要學習講理的方法。當父母對老師有意見,千萬不要用質問、爭辯的態度去進行溝通,更忌諱直接跳過老師,動輒一狀告到校長室。因為教育並非父母的專業,而且父母的角度(只看到自己孩子)跟老師的角度(要帶全班幾十個學生)有很大差異。

跟老師講理,要先把問題做具體的觀察、描述,並了解這是孩子個別的問題或全班性的問題。如果是全班性的問題,尋找志同道合的家長,先共同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再進一步跟老師討論,會較恰當。

總之,親師關係應建立在情、理、法的架構下,以情感為基礎,學會講理的方法,真的不得已才投訴或走法律途徑。

【第三步】選擇合宜的溝通時間、地點、工具

親師溝通要即時,但時間、地點跟工具要恰當。心理師王意中觀察,有些家長想找老師談話,就直接跑去學校找老師,也不管老師是否正在處理教學事務;或是老師正急著要趕去接自己的小孩,在這種情況下,親師溝通效果往往不佳。

要找老師談事情,在時間上,王意中建議最好是老師空堂備課時間或是約放學後半個小時來談。因為老師有老師的節奏,跟老師約好時間,在一個單純的情境下,老師也可以有比較好的準備。

黃倫芬也提醒家長要將心比心,不要佔用老師太多下班的時間。如果可以的話,儘量在老師上班的時間來談。父母要避免帶著孩子直接跑到學校教室裡跟老師理論。

在溝通的地點上,在學校教室、輔導室等地跟老師談話,會比單獨把老師約到外面談恰當。如果需要約到外面,最好找個公開場所且可以讓雙方靜下心來、彼此都自在的情境。

在溝通的工具上,王意中提醒家長,如果真正遇到有需要跟老師反映溝通的問題,建議不要用聯絡簿寫。因為寫在聯絡簿上,孩子會看到,且學校會抽檢聯絡簿,老師、孩子都會有壓力。

聯絡簿儘量給老師好的回饋,有問題可以另外寫封信給老師,或直接跟老師約時間討論。

打電話或手機也不是很恰當的親師溝通工具,因為看不到彼此的表情,而且隨便就打電話給老師也不恰當。

黃倫芬也提醒家長,在某些時候,家長一定要主動跟老師溝通。

第一,當老師寫聯絡簿告知父母孩子在學校有某些狀況的時候,爸媽一定要有反應。父母可以先謝謝老師能注意到這些事情,並請問老師,在家裡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孩子在學校的問題。

第二,當孩子回來有異常,說不想上學,甚至做惡夢、尿床等時,家長也要儘快去找老師,跟老師反映孩子的這些症狀,並請老師協助觀察了解,孩子在學校是不是有發生什麼事情,該如何和老師一起解決這些問題。

親師相處,就跟所有的人際相處一樣,往往都需要一段彼此了解、建立信賴的磨合期。即使有時家長可能不同意老師的做法,或不欣賞老師的風格,但不論如何,家長應儘量以跟老師合作為前提,協助孩子學習成長為目標。

要成為「完美」的父母並不容易,要成為「完美」的老師也是。正如楊俐容提醒家長,不用奢求孩子的每個老師都是「完美」的好老師,對老師合理的期許是「夠好」就好。

文/天下雜誌 作者:許芳菊

関連記事
過去の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