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 關心細微處

我們家養了兩隻獅子兔,天氣好的時候,我會放牠們在大樓的中庭花園跑一跑;如果剛好有小朋友經過,幾乎沒有一個孩子不被吸引。我很喜歡觀察小朋友與兔子玩耍的動作和表情,這使我了解成人要懂得孩子其實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會錯過一些細微處,而直接以大人的觀點來解讀;這些誤解,使我們錯過與孩子的美好溝通。

小小孩在摸兔子的時気,看起來像在「打」牠們。起先,我以為這些孩子不夠受護小動物,但多看幾次之後發現,他們的力道之所以不正確,是「愛與怕」兩種心情交疊所致。因為嘉歡而想摸;卻也因為害怕而做好隨時可以逃走的準備。一緊張就形成過重的力道;因為快速,就很難溫柔的撫摸了。我常聽到大人這樣指導孩子:「不要打牠,要輕輕的摸!」這兩個指示聽起來好很清楚,不過無濟於事。

這使我想起一個笑話:有一個小孩整晚不停的叫媽媽,纏著媽媽說話。媽媽上了一天班,忙完家務後,累得「啪」的一聲關上燈,對四歲的孩子說:「睡覺了,從現在開始,我不要再聽到你叫媽媽了!」躺下後不久,這個媽媽就聽到一個微弱的聲音在黑暗中響起:「張太太、張太太,我可以喝水嗎?」

一般人都以自己所知的經驗來判斷下一步該如何進行。在上面的笑話中,那位媽媽的另一個稱呼是張太太,而用這個稱呼可以解決孩子需要媽媽的問題,同時又不違背媽媽的交代。那麼對於兔子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我猜,小朋友本來就不是要「打牠」,而是想「輕輕摸」牠。但打和摸的標準在哪裡?這又是一種沒有標準、很不具體的說法。如果我們拉著小朋友的手去摸,讓他先有安全感,再一邊慢慢說明兔子的習性,會不會更有幫助呢?

我們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常常對於他們的不順從感到生氣。也許從今天開始,大人應該更仔細的觀察彼此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了解是否形成共識,再決定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溝通。我們經常自以為表達得很清楚了,但對方的理解卻不一樣。
最近有一個女孩找到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卻不敢告訴父母。我問她為什麼,她說:「爸爸的公司剛走了一位主管,爸爸一定很生氣我不留在自家公司幫忙!」因為我非常了解她的家庭,於是要她快打電話告知父母。我說:「你爸爸最擔心的是你離開家庭的保護傘後,能力是不是得到社會的認可,我想他會很高興你找到這份工作的!」果然如我所說,她的父親得知她的消息後,開心的說要請我們吃飯。

了解是從關心細節進而慢揣摩出的相知;錯過細節,有時候只是像摸兔子般的小事,有時候卻會像這對父女一樣,誤會了彼此的價值觀

関連記事
過去の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