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 親子天下 七招幫助孩子快樂交朋友(一)

「你的孩子有同齡玩伴嗎?孩子從學校回到家裡感到孤獨嗎?……」父母如何幫孩子找玩伴?3個原則、4個方法提供現代家長參考。

朋友在人的一生舉足輕重,而玩伴是孩子最初的朋友。許多研究也指出,孩子可以從與玩伴的互動中,認識自己、發展友誼、發現新經驗、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得比較獨立與自信。玩伴對孩子身體、社會、情感以及認知的發展有相當正面的幫助。

然而,自一九六○年來,隨著都市化、小家庭化、玩具精緻化,孩童的社會性遊戲已大幅減少,又因為少子化以及父母採取過度保護,孩子與玩伴自然互動的機會日益不足,形成當代教養下一代的新興議題──「玩伴危機」。

玩伴危機的警訊

「你的孩子有同齡玩伴嗎?孩子從學校回到家會感到孤獨嗎?……」在實施一胎化政策的中國,有媒體向父母讀者拋出連串問題,並以「玩伴危機逼近孩子」為標題,嚴肅地拉起孩童缺乏玩伴的警報。

少子化的全球浪潮正驚濤拍岸。台灣近年來出生率幾乎逐年創新低,平均每年少一萬多個新生兒。幼稚園裡獨生子女的比率也愈來愈高,在台北都會逼近五成。

「玩伴危機」對台灣下一代影響如何?目前不得而知,但一些警訊卻值得關注。

●「親子天下」的調查顯示,國 中小老師有七成認為,學生在人際關係上的問題「嚴重」或「很嚴重」。每五個國中小學生就有一位覺得自己在交友上「有點困難」或「非常困難」。也有超過六成的國中生以及超過四成的小學生表示,休閒時最常做的是「上網」。

● 兒福聯盟統計兒童專線接獲的求助電話,發現兒童最煩惱的是同儕相處問題,其次才是課業壓力以及父母的過度干預。
「從少子化、都市化、生活網路化等這些難以逆轉的社會趨勢看來,目前孩子出現的人際問題,未來恐怕會更嚴重」,心理師杜淑芬指出,這使得玩伴對孩子的重要性更加突顯。

幫孩子找玩伴

「我只有生一個孩子。兒子渴望玩伴,感到孤獨,我們做父母怎麼陪伴都無法替代同儕,同儕有時比父母重要」,師大公領系教授蔡居澤說出這一代父母的心聲。

面對孩子可能的玩伴危機,同樣只有生一個孩子的台大心理系教授雷庚玲分享自己的對策,「常常幫孩子找玩伴」。

父母如何幫孩子找玩伴?

首先,宜掌握以下三原則:

1.隨著孩子的年齡漸長,父母應從主導轉為幕僚。

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對玩伴的看法與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參考表一),父母的角色要隨之調整。心理諮商師杜淑芬說,「父母從主導轉為幕僚,慢慢的放手就是給孩子時間和空間發展在人際的主動性,以及培養不同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齊克‧魯賓在其所著的「小朋友的友誼」書中就建議:五歲以下小孩,與玩伴的互動機會由父母來安排;孩子五到七歲,父母就要徵詢小孩的意見後再做安排;八到十歲的小孩,可以在父母的幫忙下由孩子自己安排;孩子十到十二歲,就可以自己規劃活動,但時間和日期必須經由父母的同意。【下週待續】

作者林玉珮 

Related articles
Pas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