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hild in my kindergarten class was on vacation for three days, and every day during the vacation, several children in the class asked, "Why isn't she here? The principal overheard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child and the teacher during morning light time and asked, "This child should be very well liked, so many people miss her. The teacher said, "Yes, because she's very nice, she doesn't fight with people, she doesn't grab things, and everyone likes her. Yes, that's true. With her sweet and cute appearance and gentle personality, it's no wonder the class misses her.
孩子入園不到二個月,相信是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家庭是每一個人出生時第一個接觸到的環境,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位老師,他們在6歲前的模仿學習幾乎是從父母的身上開始的,孩子的行為模仿源自大人,而大人卻常說孩子:「你錯了!」。
「家」是社會最小的單元,卻是最重要的單位,每一個人除了在基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受成長環境的影響,所以父母或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有彼此相互交叉學習的影響,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重要性不言而喻!
孩子的言行、舉止得宜與否,和家庭、父母有著密切的關係。上週五舉辦親師座談會,為了讓座談時品質與效果更好,請小孩能在家不出席,當晚除了少數幾位(孩子吵著要跟、不知道、保證不吵)感謝多數家長們的配合;會後有家長回應,孩子沒帶來參加是對的,如此才能專心的和老師互動、分享;參加的家長人數超過五成,不過有報名後忘了此重要約會的,下次請記得在自己的行事曆上做記號。
藉著座談的機會,家園、親師間做雙向溝通與交流。園長就幼兒園的環境與設備,和家長做分享。
幼兒園的環境最重要的是安全與健康,不只是設備上的安全,園地裡要有日照,讓幼兒每天都能晒到陽光,園地至少要有半天的日照時間,不僅是對人體,也是園內植物能否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要通風,臺灣的夏季屬於高濕高熱的氣候,在防濕隔熱對策上,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是通風。安靜的園地,離開喧鬧吵雜的地方,如工廠、市場、飛機場;綠化與轉換空間停留,可以轉換心情,有隨意性的坐椅,讓家長可以坐下安撫幼兒,或親師之間、或家長之間交換意見的社會互動場所。還有幼兒最喜愛的遊戲設施,戶外活動空間;除了能促進幼兒體適能(包含體格與生理、感覺、運動等機能)的發展外,還要能進一步促進幼兒的全體適性(除體適能外,包含情緒、心智、社會等適能)。仁和大蝴蝶遊戲場的設計,是上下迴遊的動線,並兼顧不同程度的挑戰,是一個可以預測的動線,讓使用者可以在腦中形成清楚意象。讓幼兒可以同時想到整體和個別的空間;幼兒在玩的過程,能預先看到所有相關連的區,就很容易決定他下一步的行動,這有助於幼兒在轉換選擇時減少事故發生。
本週公文簽收,教育部防災教育資訊網108年災害潛勢結果,就各級學校位處的地點做評估,在地震、淹水、坡地(三個項目等級分高、中、低)仁和是低等級;輻射、海嘯(二個項目等級分高、中、低、無)仁和是無。
恭喜家長,為孩子選擇一個安全又健康的學前環境,讓孩子能快樂的學習成長,為下一階段十二年國教-擁有健康的身心與體能做好準備。
祝福大家 假期愉快 幸福快樂
M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