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最令人振奮、舉國歡騰的大好消息是台灣棒球隊在日本東京巨蛋,戰勝地主國日本隊,終止了日本國際賽事27連勝,在世界12強棒球賽,奪下史上第一座世界冠軍獎盃,更是隊史上首次拿下三大賽冠軍得主,是值得全體國人一同慶賀的事。 雖然一開始各界都不看好中華隊,但對上韓國、美國、日本等傳統強隊都能有突出表現,難得拿下少數的國際賽冠軍,讓Team Taiwan被世界看見,為台灣棒球締造新的歷史,讓無數球迷流下眼淚。
從賽前不被各界看好,受盡各種冷嘲熱諷,在一場場比賽中證明自己的實力,寫下一個美好又勵志的故事,讓全台球迷至今仍沉浸在深深的感動之中。 沒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夠努力的心。
這次代表隊的球員都很年輕,如投手林昱珉今年才21歲,不過已經在美國打球,真是英雄出少年,非常了不起,這批新生代的選手能在本次大賽中奪冠,也反映了這十幾年來我們社會越來越重視體育,新一代的孩子體能被提升,讓更多優秀人才進入體壇,在世界運動賽事上發光發熱。
幼兒體能觀念轉變
仁和從創園以來就很重視體育,以運動感覺智能為辦學理念,除了有豐富的體能設備外,還有草場、甚至游泳池,平常安排許多的體能活動,有跳箱、氣球傘、巡迴體能遊戲等大肌肉活動,在當年台灣社會仍然有著傳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和其他幼兒園相比是有點另類。 不過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現在台灣社會看見體能的重要性,特別是已經理解幼兒體能對學齡前幼兒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幼教的發展史上,自101年幼托整合後發布「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歷經四年研修後,於105年12月1日修正發布為「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簡稱課綱),並自106年8月1日起生效。
課綱由「幼兒的發展」和「社會文化的期待」出發,區分為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和美感6가지 도메인,以建構社會文化中之「孩童圖 像」,期能培養幼兒擁有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 想像創造及自主管理等六大核心素養.
在實施準則中明定,幼兒園必須每天安排至少有三十分鐘的大肌肉活動,這些規定對許多幼兒園而言是新增的規定,不過對仁和來說,就是數十年的日常活動而已,我們給孩子的活動空間和時間,早就遠超過教育部的最低規定。
신체적으로 활동적인 자녀를 두면 어떤 이점이 있나요?
也許有爸媽會問,孩子體能好有何益處?是不是該多學點注音、英文、寫字或者九九乘法?這些不是不重要,不過對幼兒而言,這些知識並不是幼兒發展的基礎。
創辦人洪南海先生著作「유아를 위한 신체 놀이 500가지 예시」一書中提到,二至六歲是人體發展的黃金時期,這時期的多樣及重複性的體能練習,可以大量刺激孩子的神經發展。
培養幼兒體能絕對不是意味著要孩子走體育這條路,在眾多校友中的確有人是職業棒球選手,但更重要的是,體能活動可以奠定孩子的整體發展基礎,透過一些基本體能和動作,也可以辨別出孩子是否有發展遲緩的現象。
四肢發達 頭腦更靈活
過去有人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句話可是錯大了,是錯誤的迷思,有運動的人頭腦才會好。因為手腳是外在的頭腦,頭腦靈活的人,四肢也會發達。
在進行大肌肉活動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碰撞,導致瘀青、小傷或弄髒衣服,家長可千萬不要責怪孩子或責難老師,父母長輩應該開心才是,因為孩子在玩當中學習,學習如何讓自己成功、快樂,為明日做最好的準備。
祝 假日愉快 闔家平安
M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