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尊重】 將尊重變成一種習慣

以台灣社會出現的亂象來說,導源於欠缺自重跟尊重,而如果我們不知道自重,也就無法獲得他人的尊重,就像是製造黑心豬肉的人,以為只要不吃豬肉就好,卻沒想到可能吃到黑心滷蛋,用到黑心筷子、黑心床墊,買到黑心電視。當社會上的人,開始互不關心與尊重時,社會道德的沉淪就是必然的現象。

尊重絕對不是依靠宣傳,或者是書上或誰說說就好,而是必須上行下效,從家庭關係做起,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必須懂得互相尊重,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小孩從生活中學習到尊重,尊重自然就會成為他們的習慣。

最後一人離開才關燈,這是一種禮貌與尊重

最近有一位朋友說:自己經常到某個圖書館,也常有機會待到閉館的時候,每當她聽到閉館的音樂響起,就知道該收拾書包回家去囉!不過,她最近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有些工作人員總是在閉館音樂仍在播放的時候,就開始關燈了,而當燈忽然滅掉時,她的心裡總有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她也表示:「…節約能源是的好習慣,可是我們總是該等到最後一個人離開時,才把燈關上,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一種禮貌、一種對人的尊重。」

彼此互動要能和諧愉快,在於尊重與被尊重

「這個『圖書館經驗』讓我有了點小小的感想,那就是『尊重』二字!我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要能達到和諧愉快,最要緊的應該就在於『尊重』與『被尊重』吧!」

確實是如此,我們如果希望過和諧的生活,真正提高心靈的水平,就必須從自己做起,懂得自我尊重,也懂得尊重他人,在家庭中,我們不僅關心家人的溫飽,更關心家人的感受。在學習或工作場合中也一樣,我們常聽到有些人的言語不當,用挖苦或損人的方式讓人難看,卻以為是幽默。我說幽默只能拿自己開玩笑,而絕對不能拿別人來開玩笑。

總之,尊重必須由內心發出,而且必須成為我們為人處世的習慣。

文/石滋宜

관련 문서
지난 기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