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為孩子勇敢改變吧!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有一位國三的導師寫信給我,信中充滿無奈,因為現在距離基測不到一百天,全校正如火如荼的準備考試。作為導師,他義不容辭的每天陪伴學生準備衝刺,他說,孩子每天陪伴學生統一讀書、統一用餐、統一午睡、統一考試、統一精神訓話、統一放學。日復一日,孩子從早讀到晚,活動空間除了教室還是教室,學校訂定升學目標,校長要求,主任確認,老師緊迫盯人。

他問:這種機械式的訓練是對的嗎?為什麼一個測試學生基本能力的測驗,會弄得老師、家長、學生天翻地覆,如臨大敵,把生活禮儀和常規都放下來,只為了考試,他問:有必要嗎?真的沒有別的方法了嗎?

我看了這封信,非常沈重,這種方法當然不對,它在扼殺我們的孩子,那麼,真的沒有別的方法了嗎?當然有,問題是社會觀念沒有改,只改制度沒有用,而目前這個制度像是九頭怪鳥,砍掉一個頭,又長出一個,而且新的比舊的更傷人。

其實大家都知道,改革的關鍵在社會每個人的觀念,人的觀念改變了,制度自然就改了,只是觀念是天下最難改的東西,需要時間,從神經學來說,觀念就是神經迴路的連結,它像是草原上的路,上面的草已被踩平了,形成了大道,車子在大道上比小路行駛的好,所以一講到某個觀念,人們的既有反應就立刻出來,而且存在越久越難改,就是所謂的「根深蒂固」。若要改變觀念,必須新闢一條路,每天走它,將腳下的的草踩平,時間久了,這條路就變大了:原來的路因為許久不走,草漸漸淹沒它,最後就看不見了。

國父在革命之初,也是到處奔走演講,當新觀念進入老百姓的耳朵時,他的大腦便產生新的思考路徑,眼睛所看到的清廷腐敗,也會在大腦強化國父所主張的新路,久而久之,國父的三民主義變取代原有滿清皇朝的觀念。

因此,請這位老師不要氣餒,事情可以從小做起,每個人盡自己的力量來改變它,例如:老師可以在教學上花心思,將課本變得有趣;可以在作業上動腦筋,使學生在動手做時,將困難的抽象概念,透過實作,化為具體的理解;老師可以在訓話時講歷史故事,讓孩子了解忠孝節義的意義,事在人為,鍥而不捨,總有成功的一天。

當一所公立國中要交五千元班費去買講義和測驗卷時,我們必須站出來,五千元可以買20本課外書,我們怎麼忍心讓孩子在正規課程外,再念這麼多講義,考這麼多試,已有越來越多的例子讓我們看到,基測考滿分的孩子是不需要上補習班的,反而是在家廣泛閱讀。

其實家長最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補習,只要家長有勇氣跟別人不一樣,補習的風氣就可以慢慢遏止;當大家看到明星學校的孩子在人生的路上也沒什麼特別時,搶名校的風氣就可以改變了。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為了孩子,讓我們勇敢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吧!

関連記事
過去の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