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からのメッセージ


夏天到了!期待已久的游泳!


最近教育部有幾項重大的政策,其一是「幼托整合」的議題,在歷經七任教育部長、十四年的推動在立法院終於三讀通過了,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為「幼兒園」,明年一月一日即將上路。其實很多家長並不了解幼稚園和托兒所有何不同,這兩者間最大不同是所屬主管單位不同,托兒所是社會局、內政部管轄,而幼稚園則是教育局、教育部,屬於教育機構,因此幼稚園的立案門檻較高,不論是校園空間的大小、師資都比托兒所嚴格,在收托年齡上,托兒所卻佔優勢。

以台南市而言,立案托兒所的所數為幼稚園的二、三倍之多。標準不一,衍生很多的問題。但就功能而言,都同樣具有教育和托育的責任,考慮此層面,需要做整合,今年終於開花結果了,由教育部來管理,希望這項決議,真的能夠讓我們的幼兒,無論是在照顧和教育方面,都能獲得更大的利益。今後幼稚園和托兒所將成為歷史名詞,取而代之的是「幼兒園」的名稱,仁和幼稚園將改為「仁和幼兒園」了。

教育的第二項重大政策就是103年起,將實施十二年國教,也就是今年的小六生可以免試入高中,這可是一項好消息,但擔心國中生的素質是否因此而下降?所以又開會決定,國一及國二將分別進行診斷性測驗,國三將辦理國中教育會考,會考結果分為精熟、基礎和待加強三個標準,這個決定又讓家長及教師擔心,會考結果若作為升學用途,只是換湯不換藥與國中基測一樣。該如何取決,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其實是很難的,每個人都有角度、都有立場,反倒覺得以前的聯考制度,好像還比較單純。

當然希望政府、學者、專家以及所有的家長們,所做的各項決定與建議對孩子是有所助益的,不要愈改,孩子的壓力愈大,父母的負擔愈重。

教育的重大變革,是身為家長必須了解和重視的,才能夠用對的方法,幫助孩子走在成長與學習的路上,而不是把這個重要的教養責任交給學校、安親班或補習班。

就像仁和,學期初就會規劃一學期的教學目標與各項活動,將這些訊息透過仁和物語、每週教學分享、每日聯絡本、網頁、部落格、Facebook與家長分享溝通,利用多元的方式,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稚園的動態,並能適時的參與、關心與協助。

在忙碌的生活中,孩子可是父母最重要的工作。不僅在在保育工作上需做關心,在學習上也需花時間去了解。就語文教育的領域,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課題,學習的步驟~聽、說、讀、寫、算~,孩子們聽了很多的故事,進階的學習-說說看,是往前向上的一種挑戰。本學期幼稚園規劃有中文、台語和英文的說故事分享觀摩會,說中文故事的小朋友很踴躍,台語只有六個,英文有九個。

台語對孩子而言好像很困難,很生疏,雖然是我們的母語,但平時在家大都習慣以國語對談,以母語交談的機會很少,當然就不會囉!參加的小朋友敢上台已經很不容易了,又要用台語來說故事更難,華盛頓的宸瑄穿著鳳仙裝,以「鳥鼠阿嫁查子」贏得最高分;而本星期四英文故事觀摩分享會,雖然只有九個報名參加,但上台的孩子們,各個字正腔圓,尤其是大班,在肢體動作、台風,都可圈可點。

~游泳~孩子們期待已久,終於可以下水了,今早在小黑叔叔的帶領下,如魚得水,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平和と幸福。

マンディ

関連記事
過去の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