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秀英
這一代兒童大部份享有充裕的休閒娛樂、食物、教育、醫療……,然而往往被描述為「憤怒的一代」,有些孩子不是知恩圖報,而是對胼手胝足提供這一切美好的老一輩輕蔑與敵意,更甚者情緒失控、學習低落、沉迷網咖、酖溺毒品、縱慾亂性、幫派械鬥、自殺自殘、…這一切應負起最大的責任呢?
古有明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在我服務過的學校中看過許多案例,備受尊崇、肯定的老師能掌握「愛、紀律與獨立性」的教育哲學,可以歸納入下:
一、無私無我、沒有條件的愛:孩子很純真也很容易從教師的言行感受到自己是被真心關懷的,不是因為他所做的好的表現或外在條件等,而是因為他本人。信任、支持、寬容、鼓勵與無障礙的溝通,不帶觀念與成見,無條件的接納,就是關心他們,就是希望他們好,這種大愛包含對隔壁班、對全校的小朋友、對他校的任何一個孩子…不管何時何地。
默默付出、不求回報與表揚。因為看到大家、看到社會變好了就是最大的滿足與報酬。從中孩子會學到老師的價值觀,在未來人生中將是最大的資產。
二、紀律:學生對嚴格的老師(不靠高壓手段而能將全班控制的井然有序)較敬服,因為混亂的教室讓學生沒有安全感,更無法有效學習。小孩子有正義感,崇拜執法如山的老師,樂於接受合理的團體規定。
1.建立威信:建立學生對老師的尊敬、愛戴(教師也要以身作則)與服從,才可能發揮教師影響力,產生教育效果。
2.批評行為:針對其言行,不涉及對其個人的價值評判。
3.堅守原則:訂定一套共同可接受,公正沒有偏私,不因教師情緒、喜惡而前後不一致的遊戲規則。
三、處罰之後的教育:告訴他為什麼受罰,他對老師有多重要。基於老師的愛,這樣的事件多讓老師傷心。更要讓學生了解什麼才是正確合宜的行為,如何避免再犯。
四、命令越少越好:教育方法要有一定的原則,而不是一大堆的規則。整天絮絮叨叨會變成一種毫無效果的習慣,常常大發雷霆也是不智的行為。孩子會觀察老師生氣時的場景,是歇斯底里?是虛張聲勢?是黔驢技窮?還是習慣使然?較好的做法是以行動要求其行為,並且堅持到底、公平合理、前後一致,而且警告只有一次,達到全體學生很清楚行為應有的界線。
五、不要溺愛:過度嚴苛的管教,其後果不堪;但極度縱容,總是擔憂會不會傷害孩子自尊心,這樣對孩子也是傷害。有一位很有理念、愛心的小學教師,常宣揚「開放教育」,但他的班級秩序卻是一團混亂。這讓我想到夏山學校強調「自由的學習」與「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但當學生繼續升學或出了社會後,卻發現智育發展不及別人,從學校中所學的事物、做人道理與理念等,與實際社會中所面對的人不同時,就很可能產生不適應感,以及對自己的不確定感;這些壓力會導致不快樂,與夏山學校中所倡導的「快樂」背道而馳。因此,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太極端了。
六、自我管理、自主學習:學生需要知道自己的權利與義務,需要清楚自己何時何地可做什麼事、該做什麼事,否則需承擔後果與責任。「學習」就是學習自己該負的責任,不能因為「沒有獎勵、媽沒有盯著我、老師教的我聽不懂、因為別人也是這樣,(如不守規矩、不寫作業……)」等等藉口,做為「所以我不用心」的理由。學生能達到自制、自律、自我要求與管理,這是教育的一種理想境界。
兒童是家庭和社會的希望,但需要經過教育。在學校我們看到很多優秀專業的教師,但在偶爾看到師生衝突、管教不當的案例;事實上,教育思潮像鐘擺,在主張嚴格教導與放任縱容間擺盪。為人父母、師長都希望孩子好,但愛與管教不可偏廢,「如何教導兒童」是需要學習的。兒童的學習與行為表現,大人應承擔最大責任,豈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