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your child more time! Empathize with your child's feelings of not wanting to go to school or being afraid to go to school, and your child will feel more secure!

孩子會不喜歡、害怕上學,是因為對於環境和事物的不熟悉所導致,除了帶孩子先去熟悉學校等學習環境外、父母不如分享自己過去上學的小故事,除了解除孩子的焦慮外,也增加了孩子的爸媽的認識和感情。

史上最長暑假即將結束,該如何讓孩子好好收心,避免開學症候群、讓孩子與校園無縫接軌呢?《未來Family》請來多位專家,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給家長們務實建議,幼兒園新生最常發生的是分離焦慮問題,國小生則著重學習獨立,國中生應趁著暑假了解升學模式並探索個人興趣與天賦。只要多留心、用點小技巧,就能幫助孩子迅速適應上學生活。

小小孩上幼兒園親師合作、細心守護

●給新生的建議: 對小小孩來說,上幼兒園不但要適應團體生活、還有學習上的挑戰,生活型態也不同,但小小孩的表達能力不好、也缺乏對情緒的覺察能力,此時,家長能否細心觀察、與老師充分合作溝通,就顯得格外重要。

1.帶著孩子先熟悉環境

幼兒園新生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分離焦慮,擁有29年幼教經驗的台北市立信義幼兒園園長陳美君說,孩子從家庭生活進入團體生活,會緊張是必然的,父母不妨利用時間,帶孩子到學校附近走走、甚至進校園玩玩遊樂設施、聊聊未來的新生活,建立學校在孩子心中的正面形象。通常分離焦慮在一、兩週內就能改善。目前幼兒園也常常舉辦公開活動,可以多參加,讓孩子體驗團體生活,可參考教育局網頁上所公布的公立幼兒園對外活動。陳美君說,還能夠多跟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的同齡孩子來往,讓孩子練習交朋友,學習分享與等待。

2.在家練習生活自理

在幼兒園階段,孩子若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如自行如廁、自己吃飯等等,比較容易適應團體生活,也會比較有自信心;如果在開學前還沒培養好這些能力,家長也別急著特訓,曾擔任多年幼兒園老師的《育兒顧問到你家》作者大樹叔叔趙崇甫建議,可用漸進式的態度「邀請」孩子做這些事,例如邀請孩子坐馬桶,若孩子抗拒,家長就自己先坐給孩子看;要穿內褲還是穿尿布,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挑。倘若孩子還沒學會這些能力,陳美君提醒,家長別嚇孩子、千萬不要說「你這樣去學校,老師會罵人喔」之類的話,就讓老師帶領孩子慢慢學習、慢慢進步,只要有耐心,就會有好成果。

Related articles
Pas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