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長的話 – 足球不見了?

放學時間,門口陸續有家長來接小孩,老師廣播呼叫小朋友,叫到名字的,班級老師會帶小孩到門口給家長,並做簡單的交談。當天若有上才藝,就會由值週老師協助;多數小朋友聽到自己的名字,會迅速的到門口,向老師、同學說再見,開心的和家人回家。

週三,門口老師和往常一樣,其中有位小孩被老師連續呼叫了好久,卻遲遲不見出來,心想也許小孩上廁所,或是….,後來小朋友出現了,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在找他的足球。

剛上完足球課的他,不知道球在哪裡? 問足球老師,老師說我幫他把球放在袋子裡,又放在他的書包旁邊,為何不見他也不知道?動員好幾位老師幫忙找,就是找不到。天色昏暗,能找的地方都找了,有老師說:是不是小朋友拿錯了?不過拿錯了也應該有另一個球才對呀?天色更暗,請小朋友先回家,隔天再處理。

隔天晨光時間,和小朋友一起討論,東西為何會不見的話題,有的說亂丟、沒收好,有的說被別人拿走,再問,怎樣才能把自己的東西保管好,小朋友:要收好、物歸原處;東西要寫名字。

延續昨天球不見的話題,話匣子一打開,大家七嘴八舌的說著,問球是甚麼形狀~圓型、球體、它會滾;那要怎樣收,球才不會滾出去?裝在袋口可以合起來的袋子裡;再問,每個球都長的一樣,怎樣分我的、你的、他的?寫名字,在上面畫圖,诶~好主意哦,小朋友發表意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互相學習。

此時,Amy媽咪手上拿著球,笑咪咪的說找到了。問~在哪兒找到的?原來球滾到放彩虹椅的地方,躲到椅子下面了!和人玩躲貓貓遊戲呢,難怪找不到。 白天,天光光,Amy老師觀察到小朋友放書包的位置,想到球滾出來的方向,就這樣找到了;足球不見的事圓滿的解決。

東西找不到的事常常發生,在孩子身上更是屢見不顯。因為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家中寶貝,一個小孩四個大人照顧、幫忙,他們都不用動手了,不認得自己的物品、不會愛護,失物招領時,通常都找不到主人。如果事事都是家長、師長代勞,孩子就沒機會學習,反而讓他們習慣一切都有人打點好、按照指令做事即可。

「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從字面上看,是「自理」+「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理」的心態,也就是主人翁精神(Ownership),透過這些生活瑣事決策與習慣培養,讓孩子認知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自己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自己做決定,並對自己負責;例如自己要知道東西在那裡,要如何保管,該帶什麼東西,要穿什麼衣服,這些小事累積起來,才會變成孩子日後主動學習成長的基礎。

幼幼班有位小小孩,阿嬤分享,他訓練二歲的小孫子,養成早上上大號的習慣(大在尿布上),每早一定等小孫兒大號上完處理後才帶來幼兒園,讓老師好感動,感謝阿嬤的體貼,相信孩子從小有阿嬤用心的培養,自理能力一定不會差,也會更具責任心。

Have a nice holiday. Peace and happiness.

Mandy

Related articles
Pas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