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親子共讀的時機

為瞭解各班親子共讀推動的結果,每學期末園長都會安排時間,一個個的做檢視。週一、二小朋友依序拿著閱讀紀錄本,讓園長過目。 問小孩:唸故事給你聽的是爸爸、媽媽還是…誰呢?

有的說爸爸、媽媽,有的說阿公或阿媽,也有說是自己念的;還有小朋友說爸爸、媽媽都沒有唸故事,叫我自己看書畫圖。 每一本紀錄,代表著小朋友此階段閱讀的護照。

開始都一樣,但過程、經驗不一樣,結果也就不同。 親子共讀是我們十分重視的活動,從99年開始,已經連續推動十年有二,本學期開始,調整閱讀的本數,每週二本改為一本,從量到質,希望提升閱讀的持續性和品質。 親子共讀的重點不只是閱讀而已,更重要的是父母家人參與和陪伴。

學齡前的孩子很需要語言方面的刺激,許多針對學齡前幼兒的研究報告指出,親子共讀對小孩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助益。 成功的親子共讀不是硬性的強迫孩子花時間閱讀,而是透過一起閱讀,在閱讀的同時,了解孩子的興趣和想法,閱讀後還可以和孩子聊聊對故事內容的看法,透過繪本故事,修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孩子不僅要能理解故事的訊息,從中習得如何運用語言、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後親子的對話,父母可了解孩子的想法,也有了共同的話題,親子關係也會更加密切。

每個學期末,園長會安排時間,透過共讀紀錄本,了解每個孩子閱讀的情形,背後父母的支持與配合情形。檢視的過程,有孩子雖然完成閱讀的本數,但對故事的內容卻說不上來,問到喜歡的書,也沒印象,無法分享。

當然也有不少的孩子很興奮的介紹最喜歡的故事,小班的小孩,雖然表達能力還不完全,但只要爸媽分享過的故事,看自己畫的圖,就能說出繪本的書名。 親子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能得到園長贈送的小禮物,更不是把閱讀當學校作業來應付;親子共讀應該是輕鬆的親子時光,每週至少花一點點時間,陪伴小孩,以繪本故事為媒材,引領他們走入書海中, 培養閱讀的習慣,了解他們的興趣,用這個機會與孩子交流。

親子共讀的時機是很短暫的,幾年後孩子上小學,課業多了、同學多了,與孩子交流陪伴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的作者,汪培珽老師在她的書中敘述,生活周遭比比皆是,竭盡所能在愛孩子的父母,卻常常愁眉苦臉、甚至痛苦不堪,完全沒有養孩子的樂趣可言。在她持續地幫孩子唸故事書兩、三年後,當她開始納悶,為甚麼孩子如此不讓我操心時,突然發現了唸故事書與教養孩子的關連性。最重要的是要告訴父母「為什麼一定要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因為這方法不僅簡單好用,而且在你為孩子付出愛的同時,自己也會感受到滿滿的愛。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 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

Mandy

Related articles
Pas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