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成長速度,別因不必要的比較,讓孩子承受壓力,父母要有抗壓力才能保護孩子適性成長。
從最近的幾場親子講座中,我明顯感到現代父母的焦慮,他們每天盯著孩子,若別人的孩子會了什麼,而自己的孩子還不會,就異常焦慮,甚至還會因此打罵孩子出氣。
其實,歷史上很多偉人都是大器晚成的,王陽明就是到五歲才會說話。孩子開竅的早晚跟基因有關係,教養孩子要像燒東坡肉一樣,「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急不得的。
大腦若還沒有成熟,拚命訓練孩子只會使孩子恐懼學習。馬友友的母親說她從來不曾因為馬友友大提琴拉的不好而打他,因為打了他,他就對拉琴恐懼,一恐懼,他就不會去練琴,就不可能成為大師了。
孩子若有某方面的天賦,他會學的容易、表現的好。成就感會使大腦產生正向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研究發現,成就感愈高,多巴胺愈多,他愈喜歡去做。在現代社會,因資訊獲得容易,評比壓力隨之也大,父母要有抗壓力才能保護孩子適性成長。
有個實驗是請大學生來實驗室做視覺判斷的研究,準時到的話,酬勞加倍,所以學生會準時。當他來到時,發現實驗室門口已有五個人在等他了,實驗者一看到他,就立刻說:「好,他到了,我們可以開始了。」給他罪惡感,以為自己遲到了,就沒有機會去發現原來其他人都是研究生假扮的。
Text/Professor Hong Lan